军婚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现役军人指的是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并具有军籍的人员。退役军人、复员军人、转业军人和军事单位中没有军籍的职工都不属于现役军人,因此他们的婚姻关系不能被视为军婚。多年来,国家法律一直对现役军人的婚姻给予特殊保护,并对军婚的结婚、离婚等问题做出了特别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6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此规定进行司法解释,指出以下情况:
1. 如果双方都是军人并且提出离婚,应先由当事人所在部队的政治机关进行审查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部队政治机关应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
2. 如果只有一方是军人并提出离婚,非军人一方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如果军人不同意,且原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较好,并且非军人一方没有重要、正当的理由,应对非军人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通过调解或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确实已破裂,或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婚姻已无法继续维持,经过调解无效,应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思想工作,调解或判决准许离婚。
如果非军人对军人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是非文职军人,则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都是军人,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具体情况如下:
1.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军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军人,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文职军人,即军队文职干部,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4.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非文职军人,即现役军人,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现实生活中,非军人一方要想离婚,除非得到军人一方的同意,否则很难达成协议离婚。如果诉讼到人民法院,非军人一方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军人一方存在重大过错,否则将面临败诉的风险。而现役军人在服役过程中,非军人一方很难收集到军人一方存在重大过错的证据。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性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军人同意,这一规定限制了非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权。对现役军人给予特殊保护符合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传统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用条件包括现役军人、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出轨保证书中子女抚养权条款的效力问题。在离婚后,出轨保证书中关于子女抚养权的承诺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法院决定抚养权归属时提供参考。婚姻保证书的效力取决于签署背景、设定条件和处分权利等因素。被胁迫签署的保证书无效,涉及子女抚养权和人身权利的无效内容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