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军婚 > 军人离婚 > 与军人离婚的方式有哪些

与军人离婚的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5-02-0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9633
离婚是目前社会上一种常见的现象,现在我国的离婚率也是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是很冲动的进行离婚。对于军人来说也面临着离婚的情况,那么,与军人离婚的手段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军人离婚的方式

一、军人配偶请求离婚的要求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但如果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除外。

二、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判断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三条,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可以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前三项规定以及军人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进行判断。

三、调解无效的情形下的离婚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则应准予离婚。以下情形之一被认定为调解无效的情况,应准予离婚:1.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形;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情形。

新婚姻法下的离婚财产分割法律规定

一、共同财产的归属

根据《婚姻法》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得的以下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 工资、奖金;2. 生产经营的收益;3. 知识产权的收益;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5. 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二、一方财产的归属

以下情形之一被认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 一方的婚前财产;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解读

一、男女平等原则

离婚财产分割上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即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同时也有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可以适当地给予女方更多的财产份额,或者将某些特别需要的财产,如住房,分配给女方。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得列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确保不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分割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时,应尽可能将其分配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进行少分或不分的处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现役军人离婚的法律规定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 山东省抢夺立案标准:专业律师详解及实务应用指南

      军人离婚去哪里离?去哪个法院离比较合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  第四,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非文职军人,即现役军人的,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军人离婚需要先调解吗

    如果夫妻双方都为现役军人,必须要经过军内调解;如果夫妻双方其中一方为现役军人,则并未规定军内调解。《规定》第11条:现役军人离婚,应当严肃慎重,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纪律,不违背社会公德。双方均为现役军人,双方自愿离婚或一方要求离婚的,当事人所

  • 非军人一方应该如何与军人离婚

    《婚姻法》第33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关于夫妻一方为现役军人,非军人一方要求离婚的程序。二是如军人一方不同意离婚,非军人只能对军人提起离婚诉讼,军人方为非文职军人,由非军人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即除军人

  • 军人离婚有什么规定
  • 军人离婚案件的实体如何处理
  • 与军人离婚的方式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