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地制度改革和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存在大量无证房屋,特别是1987年之前农民建设的农村房屋。由于当时并没有要求办理产权证件,因此不能将这类房屋视为违法建筑。目前的实践是,对于2008年以前建设的房屋,即使没有房屋产权证,也不被认定为违法建筑,被拆迁户有权获得合理的拆迁补偿。
根据《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如果没有经过合法主体和合法程序的认定,不能直接将其视为违法建筑并拒绝补偿。因此,对于没有收到任何书面通知或口头认定为违建并进行拆除且不予补偿的房屋,律师可以通过揭示其中的违法行为来为被拆迁人争取合理的拆迁补偿。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房屋应当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手续。2008年以后建造的没有合法审批手续的建筑,在依法程序下被认定为违法建筑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4条的规定,在被征收时不予拆迁补偿。
认定无证房屋为违建必须遵守以下法律程序,否则不能以违建为由拒绝拆迁补偿并强制拆除:
一、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是通过专业评估机构根据不同的法定依据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估价,确定补偿金额。以下介绍三种法定评估依据:
上述三种价格都是拆迁补偿的法定依据,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二、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有两种置换方式。价值标准产权置换是指根据法定程序,通过评估被拆迁人房屋的产权价值,以等价的方式置换成新建房屋的产权。面积标准产权置换是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进行异地产权房屋调换,不结算差价。
产权置换有两种形式: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历史遗留的无证房屋可以获得全额补偿,考虑建造时间、立法状况等因素。严重违建或恶意抢建的房屋可能不予补偿,但土地使用权应得到公平补偿。每个地方的拆迁补偿标准不同,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同时,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