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修建的厂房被当做大棚房,且没有得到拆迁补偿,这种情况下,被拆迁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
被拆迁方可以先与拆迁方就补偿问题进行协商。双方可以约定补偿的期限、支付方式、支付金额的分期等内容。通过协商,双方可以达成一致,重新签订补偿协议,以缓解双方矛盾,各自做出让步,实现协商解决的目标。
被拆迁人可以向所在市、县人民政府递交协调申请。在申请时,被拆迁方建议将拆迁方承诺补偿的材料(一般指已签订的补偿协议)以及拆迁方拒绝支付的证据(如录音、拒付通知等)一并提交。这将有助于协调的进行和解决。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如果协调无果,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做出裁决。征地补偿和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如果通过协商或政府调解、裁决后仍不满意,被拆迁方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果被拆迁方对裁决不服,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仍不满意,被拆迁方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门面租赁合同未到期遭遇拆迁时,拆迁补偿款的归属问题。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补偿项目包括安置补偿款和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款,这些补偿应归承租人所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补偿内容以及违章建筑在拆迁时是否可获得补偿的情况。根据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