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婚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4-02-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军婚:就是夫妻一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革命军人的婚姻。我国对军人婚姻实行特殊保护由来已久。早在建国之前,为了现役军人在前方安心杀敌,1934年4月8日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就有“红军战士之妻要求离婚,须得其夫同意”的规定。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也规定“抗日军人之配偶,非于抗日军人生死不明逾4年后,不得为离婚之请求”。正如1950年婚姻法起草报告所说,在当时作这种规定“会得到一切革命军人的配偶和整个社会舆论的同情的”,“表现了革命军人的配偶......能够牺牲个人的暂时利益去服从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公共的永久的利益”。所以1950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和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都贯彻了在离婚问题上对现役军人给予特殊保护的立法原则,也成为人民法院处理现役军人离婚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
军婚保护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军婚保护的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我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然而,对于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是否仍然必要,成为了一个争议的焦点。一些人认为,这种特殊保护违背了婚姻自由原则,以一方婚姻自由的牺牲为代价来维护所谓的军心稳定。他们认为,感情是不能强求的,既然不再爱对方,为什么还要强迫维持婚姻关系呢?
军婚保护的合理性
然而,军婚保护的合理性并不仅仅是一个婚姻自由的问题。权利与义务总是相对的,军人由于履行特殊的义务而付出了比普通公民更多的努力和牺牲。因此,他们应该享有比普通公民更多的权利。在婚姻问题上,军人由于献身国防事业而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选择婚姻对象,社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军人应有的权利,这也是法律应该体现的公平原则。
军婚保护的具体措施
当然,提高军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解决军人权益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军人的处境。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幅度提高军人待遇并不现实。因此,社会只能采取其他措施来平衡军人的利益,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法律对军婚进行保护。通过法律手段平衡权利和义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军人的权益,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军心,巩固国防。
军婚保护的综合考量
综上所述,军婚保护条款可能会对军人婚姻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并与一些基本法理相冲突。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军婚是否受到保护并不仅仅是一个婚姻自由的问题。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需要综合考虑,军人由于特殊的职责付出了更多,因此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军婚保护作为一种社会补偿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军人应有的权益,稳定军心,巩固国防。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配偶离婚的法律规定
军人配偶离婚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需军人同意,除非军人有重大过错。重大过错包括现役军人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行为。若无证据显示军人有重大过错,配偶的离婚请求可能不被支持。因此,如希望成功
-
军人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
军人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包括住房补贴、伤亡保险金等财产的分配方式。住房补贴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均分配;而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则属于个人财产。对于一次性费用,按婚姻关系存续年限和公式计算平均值后,也应平均分配。
-
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规定和处罚
破坏军婚罪的法律规定、处理原则与情节、危害与重要性,以及定义、适用范围和三种类型。该罪行针对的是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行为,包括重婚型、同居型和通奸型。破坏军婚罪对军人婚姻和家庭有极大危害,必须依法处理。摘要的主旨在于强调保护军人婚姻
-
军人是否可以涉外结婚
我国法律规定中军人涉外结婚的相关问题。现役军人不得与外国人或居住在香港、澳门的人员结婚,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军队职工婚姻问题按照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办理。对于汉族军人与少数民族通婚的情况,需取得少数民族一方家长的同意并尊重其婚姻习惯。摘要概括了主要
-
破坏军人婚姻罪的分类及情节表现
-
破坏军婚罪中的重婚行为如何判定
-
破坏军婚罪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