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会核实双方的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进行适当处理,然后发给离婚证。
根据立法本意,协议离婚需要双方亲自到场办理离婚登记,以确保婚姻关系的解除。然而,如果男女双方在中国登记结婚后,一方出国,另一方仍在国内居住,他们可以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达成协议。如果国外一方可以回国,他们可以共同到国内一方户籍所在地或出国前的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国外一方无法亲自回国办理离婚手续,则无法采取协议离婚的方式,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
如果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在国外无法回国办理离婚手续,无论是双方自愿离婚还是一方要求离婚,都必须按照诉讼程序办理。要求离婚的当事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如果国内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直接向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国外一方可以委托国内律师出庭应诉。如果国外一方要求离婚,也可以委托国内律师向居住在国内的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启动离婚诉讼程序。
离婚诉讼原则上要求双方必须到场,但随着出国人员数量的增加,出国人员的离婚案件也不断增加。考虑到在国外的一方回国办理相关签证手续困难且耗时较长等实际情况,要求其必须亲自回国办理离婚手续显然不够现实和人性化。
因此,对于无法回国参加庭审程序的身居国外的一方,可以委托在国内的亲友或律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能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代为出庭应诉。国外一方当事人应提供由所在国当地公证机关公证、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或我国驻外使领馆直接公证的授权委托书、离婚意见书等文件。经过公证授权后,律师有权根据离婚意见书的内容代为出庭应诉,陈述案件事实,发表代理意见或答辩意见,并领取法律文书。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涉外婚姻是指婚姻关系中具有涉外因素的婚姻,这里的涉外因素包括夫妻一方是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人,或者婚姻登记在国外办理。对于在国内办理结婚登记,一方或双方在国外但δ定居的离婚诉讼,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涉外离婚诉讼。
必须夫妻双方共同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离婚协议书,到当地民政机构,才能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协议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场,只有一方无法办理,建议通过法院处理。当然,如果双方对所有离婚问题都协商一致,但一方在国外等原因不方便办理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
夫妻一方在国外无法参加诉讼的,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第十五条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双方均是外国人,在国外结婚,但一方在国内有固定居所需要在中国办理离婚的;
夫妻双方分居后,如果一方去了外地的,一般当地的政府管理部门都要求外来人员要进行居住登记或办理居住证。国外很多地方规定,即使双方同意离婚,也要分居一年以上才能办理,签订分居协议本质上就是协议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