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均属于重婚行为:
当一个人已经有合法配偶,并与另外一人再次登记结婚时。
当一个人已经有合法配偶,并与另外一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时。
然而,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情况的复杂性,法律特别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重婚行为:
当一个人已经有合法配偶,但与另外一人偶尔发生通奸关系时。
当一个人先与另外一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后才与该人登记结婚时。
当一个人先与另外一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后又与另外一人建立了新的事实婚姻关系时。
当一个人在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被拐卖,并被迫与另外一人再次结婚时。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以下情形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当一个人的重婚行为导致离婚时。
当一个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导致离婚时。
当一个人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
当一个人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时。
如果男女青年已经进行了结婚登记,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未在一起同居生活,他们的合法夫妻身份也已经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或一方未依法解除婚姻关系,而又与第三者登记结婚或形成事实婚姻关系,就属于重婚行为。如果已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要求,在案件审理期间或上诉期间,当事人就与第三者登记结婚或形成事实婚姻关系,也属于重婚行为,应当以重婚罪论处。
在处理重婚案件时,还应结合我国的历史情况和案件的具体情节进行综合考虑,分别对待。
对于基于一贯玩弄异性、腐化堕落、喜新厌旧等封建思想而重婚的,以及采用伪造证件、欺骗组织、欺骗异性等恶劣手段重婚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应坚决依法严惩。
对于因一方长期外出不归、家中生活确有困难或一方失去性行为能力、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时离婚不成而与他人重婚的,我们认为应以重婚论处,但同时应从宽处理。
对于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后重婚、因自然灾害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外流而重婚、确实受到严重虐待被迫逃往外地而重婚的情况,一般应解除其重婚关系,并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重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不能认定为无罪。
对于因反抗包办、买卖婚姻而外逃,在包办的婚姻解除前又与他人重婚的情况,由于当事人并未承认前一婚姻的存在,也就是说,前一个“婚姻”是他人强加给自己的,从人权的角度来看,当事人没有认可前一婚姻的义务。因此,一般应依法解除其包办、买卖婚姻的关系,维持其自愿的婚姻关系,并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如果未登记)。
重婚罪的认定问题。首先明确了认定重婚的前提是确定婚姻关系存在形式,包括法律婚和事实婚。接着阐述了构成重婚的行为包括四种情况。同时,在处理重婚案件时需要严格区分重婚罪与其他相近行为。最后介绍了重婚罪的救济方式,包括自诉和公诉两种途径。
我国刑法对于重婚罪的规定。在不知道对方已结婚的情况下与其结婚不构成重婚罪,但双方明知对方已结婚而仍结婚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重婚行为违反了夫妻忠实义务,应受到刑事惩罚并需对无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因重婚引起离婚的情况,重婚者和相婚者都应承担连带赔偿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方法,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针对哺乳期内的子女和哺乳期后的子女不同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争取子女抚养权的具体方法。文章指出,在确定抚养权时,应综合考虑子女的权益、父母的抚养能
公务员重婚罪的判决标准及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重婚罪会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公职人员还可能面临解除职务的风险。重婚罪的判罚不仅针对已婚方,若另一方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其结婚,双方均需承担刑事责任。本文还介绍了重婚罪的定义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