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刑事诉讼法将重婚案件归属于自诉案件,但由于重婚案件本身具有公诉属性,因此其在适用自诉程序中应区别于一般自诉案件,本文拟对重婚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以引起司法界对重婚案件〈包括与重婚案件性质相似的其他自诉案件〉审理的重视。
如何认定重婚罪
一、重婚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对于重婚罪名中结婚的内涵,曾经存在争议,主要争议焦点是结婚是否包括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共同生活形成的事实婚姻。1994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份批复中明确规定,重婚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有配偶而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事实婚姻的;另一种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的。至此,刑法界在“结婚的内涵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
二、对“有配偶”概念的界定
对于“有配偶”这个概念的界定,之前的解释都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有配偶”从法律意义上说应该是指有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效婚姻关系包括因登记结婚而形成的婚姻关系和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因此,对于重婚罪名的认定,对“有配偶”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三、事实婚姻的认定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不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我国只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事实婚姻予以承认和保护。有效婚姻关系包括登记结婚和特定条件下的事实婚姻关系。重婚行为是对这些有效婚姻关系的侵犯。
重婚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一、重婚案件的审判管辖问题
重婚案件作为自诉案件,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具体地,重婚案件的地区管辖问题是同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时的分工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地。对于重婚案件而言,地区管辖的分歧主要是由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被告人居住地应包括有重婚犯罪行为的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和各重婚犯罪行为地,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和犯罪行为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重婚案件的职能管辖问题
重婚案件的职能管辖问题主要是指重婚案件应由哪一职能部门受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婚案件作为自诉案件应由人民法院受理。但是对于一些不按重婚论处的重婚行为,被害人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控告。对于被害人不起诉的重婚案件,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规定来确定其职能管辖,即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对案件提起公诉。
三、重婚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担问题
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负有证明责任。但是对于重婚案件来说,完全适用自诉案件证明责任的分担将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由于重婚一方往往与其配偶分居,且对其配偶通常采取隐瞒和警惕的态度,被害人掌握的大多为证据线索甚少。因此,人民法院应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进行调查取证,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四、重婚案件的可分性问题
自诉案件具有可分性的特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自诉人明知有其他共同侵害人,但只对部分侵害人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视为自诉人对其他侵害人放弃告诉权利。对于重婚案件来说,是否具有可分性,是否适用有关自诉案件可分性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上是对重婚罪认定和重婚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在重婚案件的审理中,应注意审判管辖问题、职能管辖问题以及证明责任的分担问题,同时要考虑重婚案件的可分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认定和审理重婚案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重婚行为,可以不按重婚罪论处。
重婚案件中的有效婚姻关系和受害人问题
有效婚姻关系的确定
根据1994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在重婚案件中只存在一个有效的婚姻关系。在1994年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前,第一次形成的事实婚姻关系或登记结婚的均为有效婚姻关系。而施行后,法律仅承认登记婚姻为唯一有效的婚姻。
多次重婚行为中的共同被害人问题
在被告人只有一次重婚行为时,被害人是唯一的,即有效婚姻关系的另一方。因此,不存在共同被害人的问题。对于被告人有多次重婚行为时是否存在共同被害人的争议,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被告人存在若干个婚姻关系,但其中只有一个婚姻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其它的婚姻关系都是对有效婚姻关系的侵犯。因此,在多次重婚行为中,虽然后来的婚姻关系或多或少都会对前一婚姻关系中的一方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并不构成法律上的侵害,因为法律只保护受侵害的合法权益,而不保护非法权益。因此,在多次重婚案件中,只有有效婚姻关系的一方才是法律意义上的被害人。
重婚案件中的共同侵害人问题
重婚行为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才能实施。在刑法理论上,共同侵害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然而,在重婚案件中,若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但他方并不知其有配偶时,他方的行为虽然给有效婚姻关系的一方造成伤害,但其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共同侵害,因为其欠缺共同侵害的主观要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实施了重婚行为,但法律意义上的侵害者只有一人,不存在被害人的选择起诉的问题。若第三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重婚行为的双方均符合共同侵害的构成要件,为共同侵害人。然而,重婚案件归属于自诉案件,因此不应允许自诉人选择起诉。若自诉人只控告有重婚行为的一方,人民法院应对其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动员其对有重婚行为的另一方一并起诉。若自诉人坚持只起诉一方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追加另一方为共同被告。若有配偶一方多次重婚且情节严重、社会反响强烈但自诉人不对其起诉而起诉另一方的,人民法院经劝说无效后可驳回其自诉并建议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重婚案件的审理程序问题
重婚案件的归属和审理特点
重婚案件被归属于自诉案件主要是考虑到其具有一些自诉案件的特点,如情节简单、处罚较轻、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等。然而,由于重婚案件具有公诉属性,因此不宜完全适用自诉程序中的调解、和解和撤诉的规定等。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将重婚案件的审理与一般自诉案件的审理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