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效力 > 重婚 > 同居会构成重婚罪吗

同居会构成重婚罪吗

时间:2024-04-2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0749
同居会构成重婚罪吗

重婚罪的定义和适用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自1994年2月1日起,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然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案情

赵某(男)与李某从小青梅竹马,曾有婚姻承诺。然而,因为李某最终选择了另一位配偶,赵某感到气愤,并于2003年1月与宋-萍登记结婚。2005年6月,赵某在出差期间与李某相遇,李某的丈夫在车祸中去世,两人很快恢复了旧情,开始了长期的婚外两性关系。赵某租了一套房子并购买了家具,李某也搬进了这个房子。赵某经常借口出差或开会,或者利用节假日、周末与李某同居一日或数日。两人虽然低调行事,但有时一起外出吃饭或买菜,一起访亲探友。他们共同购买家用电器和日常用品,赵某的部分工资也与李某共用。尽管除了少数同学和密友外,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夫妻,但赵某和李某从未公开以夫妻名义相称。直到2008年1月2日,宋-萍从好友那里得知真相后,前往现场抓奸,事情才被揭露,赵某和李某也承认了重婚罪。宋-萍随后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赵某和李某的重婚罪责任。

对重婚罪的争议

在审理中,针对赵某和李某是否构成重婚罪,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只有两种情形构成重婚罪:一是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二是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而在本案中,赵某和李某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公开以夫妻名义参加社会活动,因此不构成重婚罪。

第二种意见

赵某和李某均构成重婚罪。

分析

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 赵某和李某故意进行重婚行为。赵某有配偶,而李某明知赵某有配偶,但他们仍然建立了长期、持续、稳定的婚外两性关系,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度,破坏了正常的婚姻家庭关系。尽管赵某和李某没有公开以夫妻名义相称,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不是夫妻,但由于他们对外表现出的亲密关系,周围的群众普遍认为他们是夫妻,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中“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精神。
  2. 赵某和李某不属于姘居或非法同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如果两人虽然同居,但明明只是临时姘居关系,彼此以“姘头”相对待,并且随时可以自由拆散,或者在约定时期届满后即结束姘居关系,那么只能认为是单纯的非法同居,不能认定为重婚。然而,在本案中,赵某和李某已经同居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宋-萍抓奸,他们的关系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因此不是“临时”的关系,也不是“随时可以自由拆散”的关系。此外,他们一起外出吃饭或买菜,一起访亲探友,共同购买家用电器和日常用品,赵某的部分工资长期与李某共用,这些事实表明他们并非以“姘头”相对待,也不是“单纯非法同居”。
  3. 赵某和李某的重婚行为情节严重。从2003年到2008年,他们持续了整整5年的重婚关系。在这期间,赵某和李某对宋-萍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导致赵某和李某被刑事自诉。赵某的部分工资长期交给李某共同使用,侵犯了宋-萍的共有权。因此,追究赵某和李某的重婚罪刑事责任,既符合重婚罪的立法精神,也没有其他法定情节不构成重婚罪的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婚罪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重婚罪的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文章指出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文章还解释了重婚的定义、认定方式,以及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关系的界定,并强调了对于涉及刑事法律问题的重婚行为,无论发生在

  • 重婚罪及其类型

    重婚罪及其类型、法律责任。重婚罪包括法律重婚、事实重婚和无配偶重婚三种类型。重婚罪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犯有重婚罪的个人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制度,以保护无过错方的婚姻家庭权益。然而,现实中

  • 未婚者是否构成重婚罪

    我国法律中未婚者是否可以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的主体包括有配偶而重婚的人,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重婚罪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破坏这一制度将受到刑事处罚。重婚行为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和事实婚姻

  •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及注意事项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没有领结婚证的双方,如果打算分开,可协商解除并签订协议,明确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若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可直接分开或向法院起诉。此外,解除同居关系后需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重婚罪风险。

  • 违背道德,受道德谴责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 重婚罪判太少了怎么判
婚姻效力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