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效力 > 重婚 > 涉嫌重婚罪的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涉嫌重婚罪的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时间:2024-04-1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0782
我国是贯彻一夫一妻制,每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合法妻子或丈夫,不得有两个或多个伴侣。有些人在结婚后依然与其他的人有着婚姻或情侣的关系,这在另一半眼里肯定是不舒服,那么涉嫌重婚罪的一方可以起诉离婚吗?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涉嫌重婚罪的一方是否有权提出离婚

重婚者的离婚权

涉嫌重婚罪的一方仍然有权利提出离婚请求,并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实现离婚。

重婚者的不利情况

然而,如果对方掌握了重婚的证据,那么重婚者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情况。法院将判决离婚是肯定的,但重婚者可能会被剥夺对共同财产的份额,对方还可能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涉嫌重婚罪的行为

法律重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中国目前存在两种涉嫌重婚罪的行为。一种是指配偶中的一方又与他人领取了结婚证,即法律上的重婚。另一种是指与他人长期在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事实上的重婚。

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无过错方的请求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一方无过错,就有权利请求损害赔偿:

  1. 重婚的行为;
  2.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
  3. 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

因此,如果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出轨行为,无过错方可以申请离婚并请求损害赔偿。

认定为重婚的情形

对于重婚的认定,存在以下情形:

  1. 法律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在中国的单一登记制度下,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无论是否同居,就构成了重婚。
  2. 事实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也构成了重婚。以下情形之一应视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1.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
    2. 有配偶的人虽未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但以夫妻相称或对外以夫妻自居。

刑事责任和自诉权

另一方的权利

如果一方涉嫌重婚,另一方不仅可以起诉离婚,还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认定重婚者触犯重婚罪并接受刑事处罚。

重婚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将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展开调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因此,在合法婚姻关系中,受害人可以针对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重婚的行为,提起刑事自诉,使得重婚者和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重婚者受到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重婚罪的认定

    重婚罪的认定问题。首先明确了认定重婚的前提是确定婚姻关系存在形式,包括法律婚和事实婚。接着阐述了构成重婚的行为包括四种情况。同时,在处理重婚案件时需要严格区分重婚罪与其他相近行为。最后介绍了重婚罪的救济方式,包括自诉和公诉两种途径。

  • 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于重婚罪的规定。在不知道对方已结婚的情况下与其结婚不构成重婚罪,但双方明知对方已结婚而仍结婚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重婚行为违反了夫妻忠实义务,应受到刑事惩罚并需对无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因重婚引起离婚的情况,重婚者和相婚者都应承担连带赔偿

  • 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方法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方法,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针对哺乳期内的子女和哺乳期后的子女不同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争取子女抚养权的具体方法。文章指出,在确定抚养权时,应综合考虑子女的权益、父母的抚养能

  • 公务员重婚罪判几年以上怎么判

    公务员重婚罪的判决标准及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重婚罪会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公职人员还可能面临解除职务的风险。重婚罪的判罚不仅针对已婚方,若另一方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其结婚,双方均需承担刑事责任。本文还介绍了重婚罪的定义及法律

  • 重婚罪对方怎么判
  • 女方重婚离婚怎么判
  • 有案例判男的重婚罪怎么判
婚姻效力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