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婚姻关系的成立、变更和解除均应遵照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干预。
宪法对婚姻自由的保护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根据《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四款的规定,破坏婚姻自由的行为被明确禁止。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婚姻自由的权利,确保婚姻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对婚姻关系的侵犯,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同样在《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四款中规定,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行为也被明确禁止。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的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人道精神,预防和打击对弱势群体的侵害。
民法对婚姻自主权的保护
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这一规定确立了公民对自己婚姻行为的自主权,禁止任何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保护婚姻自主权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自由选择权,促进婚姻关系的平等和健康发展。
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三条还明确规定了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利用婚姻关系谋取不正当利益,保护婚姻自由的纯粹性和自由性。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是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婚姻自由的含义和保障
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
作为婚姻家庭法的首项原则性规定,《婚姻法》第二条规定了婚姻自由的含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这两个方面。结婚自由指具备婚姻行为能力但尚未有配偶的公民,有权依法自由选择与异性公民缔结婚姻关系。结婚自由包括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何时结婚等自由,前提是不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离婚自由指当事人有权自主解除婚姻关系,禁止任何个人或单位对此进行阻碍和干涉。
婚姻自由的保障
《婚姻法》通过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以及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规定,保障了婚姻自由的实现。然而,婚姻自由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不能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例如,禁止近亲结婚、禁止重婚等强制性规定必须遵守;离婚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诉讼离婚必须经过法院判决并生效,协议离婚必须就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做出合理安排并进行登记等。否则,该行为将被视为无效,不产生法律效力。婚姻自由的保障旨在维护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确保婚姻自由权利的行使符合法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