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撤销权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当事人不能自行以意思表示的方式撤销婚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撤销婚姻的当事人应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因此,撤销婚姻可以通过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进行。
行政程序即由婚姻登记机关宣布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婚姻的申请,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时,应当撤销该婚姻并宣告结婚证作废。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诉讼程序即由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受胁迫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婚姻的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受胁迫方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时,应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上两种程序中的一种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胁迫方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婚姻,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婚姻登记机关才能宣布撤销婚姻。如果受胁迫方能够提供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但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应依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以解决相关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造成婚姻可被撤销的原因是指受胁迫而结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而结婚的情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受胁迫而结婚并不仅限于结婚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的胁迫,也包括双方均受第三人胁迫而结婚的情况。
也就是说,恶意债权转让无法对抗强制执行,但却有正当理由的债权转让可以对抗强制执行。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当事人、利害
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附期限的合同期限未到的,不能申请撤销合同,对于可撤销的合同才能申请撤销。根据《合同法》第56条规定,撤销权人行使合同撤销权后,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处于无效状态。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当事人也要承担
所谓可撤销的担保合同是指,担保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担保合同。可撤销的担保合同属于相对无效的担保合同,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担保合同对当事人仍有效力,而在该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