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撤销权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当事人不能自行以意思表示的方式撤销婚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撤销婚姻的当事人应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因此,撤销婚姻可以通过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进行。
行政程序即由婚姻登记机关宣布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婚姻的申请,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时,应当撤销该婚姻并宣告结婚证作废。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诉讼程序即由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受胁迫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婚姻的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受胁迫方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时,应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上两种程序中的一种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胁迫方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婚姻,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婚姻登记机关才能宣布撤销婚姻。如果受胁迫方能够提供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但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应依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以解决相关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造成婚姻可被撤销的原因是指受胁迫而结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而结婚的情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受胁迫而结婚并不仅限于结婚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的胁迫,也包括双方均受第三人胁迫而结婚的情况。
撤销婚姻和离婚的区别以及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撤销婚姻是自始无效,被视为未婚;离婚则是解除现有婚姻关系。解除婚姻关系可通过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或无效婚姻等方式。离婚登记需双方自愿并提供相关证件,诉讼离婚则通过法院调解,无效婚姻则涉及重婚等情形。
离婚案件中的法律问题,重点讨论了婚姻关系的撤销条件及申请撤销的时间限制。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文章强调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行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胁迫结婚缺乏证据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文章指出,处理胁迫结婚案件时,必须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便撤销婚姻。判断婚姻是否受胁迫的标准包括胁迫行为、违法性和主观故意。胁迫结婚的救济方法包括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或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婚姻。
婚姻无效后做生意亏损的债务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债务用于家庭生活,双方应共同承担责任;若因重婚导致婚姻无效,财产处理需保护合法婚姻当事人的权益。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在规定的情形、结婚时欠缺的条件及请求权人方面存在区别。处理债务时,应遵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