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因胁迫结婚的婚姻。胁迫结婚违反了婚姻自由和结婚完全自愿的原则,因此法律赋予受胁迫一方撤销该婚姻的权利。申请撤销婚姻的时限为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的时限为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这样的时间限制既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也维护了婚姻的稳定。
(一) 可撤销婚姻的性质
可撤销婚姻是指不完全具备结婚的法定条件的婚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婚姻撤销的事由是因受到胁迫而结婚。婚姻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的人身权利,也是婚姻法的首要原则。结婚自由要求婚姻当事人双方具有结婚的合意和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因受到威胁而不得不作出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由于其本人并不具有结婚的真实意愿,法律赋予其撤销该婚姻关系的权利。
(二) 可撤销婚姻的效力
可撤销婚姻在撤销之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婚姻被撤销,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根据《婚姻法》第12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三) 可撤销婚姻的后果
被撤销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从始至终不存在法律所承认的婚姻关系,始终不是合法的夫妻。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在撤销婚姻时,应由当事人协议处理。若当事人对财产处理意见不一致,人民法院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人民法院在财产判决时,不是将财产绝对平均地一分为二,而是要考虑双方对该无效婚姻的形成及存续等是否存在过错。
可撤销婚姻的定义和请求途径。受胁迫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请求。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享有夫妻权利和义务。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应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裁决,并收缴双方的结
我国《婚姻法》中可撤销婚姻的情形和相关规定。包括因胁迫结婚的可撤销婚姻,胁迫的具体定义和提出撤销婚姻请求的时限。同时,文章还涉及撤销婚姻的效力和后果,以及利害关系人的种类。文章还指出,对于不同类型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权利也有所不同。对婚姻
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个规定表明,受胁迫方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使行撤销其婚姻效力的请求权。然而,如果受胁迫方长期不行使这个权利,不主张撤销婚姻的效力,不利于保护婚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些人对婚姻法律效力缺乏认识,造成早婚,近亲结婚,包办买卖婚姻、换亲结婚不登记等违法婚姻大量存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这种情况仍然十分突出。《婚姻法》的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而我认为,自始无效婚姻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而可撤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