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撤销权的行使应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所以,债权人只能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有效行为。
2024-01-28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
2024-01-25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
2024-01-23
超市销售过期食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予以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生产经营食品和非法生产工具,设备,原材料等项目。过期食品价值不足1万元,罚款2000元至5万元。(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024-01-22
德国票据法和日内瓦票据公约对伪造背书赋予的法律效力与英国不同。至于伪造签章者的责任可依刑法或民法原理处理,不属票据法上的问题。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善意被背书人,即善意持票人的利益我国《票据法》第14条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
2024-01-21
重新订立一个就可以了。受遗赠人接受遗赠时,须于法定期间内作出接受的明示的意思表示。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表示。受遗赠人不能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而是从遗嘱执行人处取得受遗赠的财产
2024-01-1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2024-01-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如果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一般会被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可处以三年以下的有
2024-01-17
根据国家有关运输规定,经过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④托运方或收货方本身的过错;
2024-01-17
交强险过期晚交,保险公司不会罚款,如果没有超过三个有还一样有优惠,但如果被执法交警查到,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
2024-01-16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合同过期了有没有效力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例如合同法规定
2024-01-14
停止使用就不再侵权。软件盗版行为是指任何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对软件进行复制、传播,或以其他方式超出许可范围传播、销售和使用的行为。盗版软件网站,免费供人下载软件或是交换上载程序。网络拍卖网站,提供仿冒、渠道外销售、侵犯著作权的软件。对等式网络,
2024-01-10
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条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 写“借条”而不宜写
2024-01-06
第一类是伪造、擅自制造行为。其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未经授权而制作;二是超越授权范围而制作。如现行《刑法》中的第215条非法制造注册商标罪等。第二类行为是非法复制行为,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等方式,重制他
2024-01-05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
2024-01-02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需承担连带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可以向受害者赔偿后向相关责任方追偿。同时,法律规定了生产者的免责事由。对于实施恶意产品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担忧,实际上知假买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主要包括默示担保条件、明示担保条件以及产品缺陷三个方面。默示担保条件依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来认定责任;明示担保条件则是生产者明确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依据;产品缺陷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即使产品
我国《著作权法》下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盗版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盗版行为可能面临制止、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等法律手段,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盗版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共同维护正版市场的发
中国《产品质量法》对于产品缺陷召回的质保期限制问题,规定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缺陷需符合一定标准才能构成侵权。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其因果关系需明确,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摘要提供了法律上的细致解读和相应的法律条款,为读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