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存废之争:全国人大正在推动解决
一直存在争议的婚姻问题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当中透露,正在推动解决此问题。
婚姻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其中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这份司法解释自2004年4月1日施行以来,在司法实践中陷入争议。不少直到离婚了,才发现“被负债“——婚前配偶背着自己在外面打借条,纵然自己不知情,也有可能因为夫妻关系而承担责任。
近年来,有关“二十四条”存废的呼声一直未止,如今,有关“二十四条”存废的“官司”打到了全国人大。
沈*耀在报告中介绍,在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有45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联名提出5件建议,要求对最高法制定的婚姻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规定进行审查。
2016年以来,法工委还收到公民提出的近千件针对这一规定的审查建议。
沈*耀说,为做好代表建议和公民审查建议的办理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于今年6月召开座谈会,邀请提出建议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与最高法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研究,推动解决有关问题。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社会意义
(一)首次明确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主张撤销结婚登记应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中存在瑕疵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如一方当事人未亲自到场办理婚姻登记、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证明进行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越权管辖、当事人提交的婚姻登记材料有瑕疵等。在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时,如果同时欠缺了结婚的实质要件,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内,可以被人民法院宣告无效,但对仅有程序瑕疵的结婚登记的法律效力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以婚姻登记中的瑕疵问题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只要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条关于婚姻无效的四种规定情形之一,法院就只能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如果将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结婚登记程序上有瑕疵的婚姻宣告为无效,不仅扩大了无效婚姻的范围,也不符合设立无效婚姻制度的立法本意。
(二)明确规定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拒绝鉴定将导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张成立的法律后果。
亲子关系诉讼属于身份关系诉讼,主要包括否认婚生子女和认领非婚生子女的诉讼,即否认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或承认事实上的亲子关系。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DNA鉴定技术被广泛用于子女与父母尤其是与父亲的血缘关系的证明。亲子鉴定技术简便易行,准确率较高,在诉讼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全世界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DNA技术直接作为判案的依据。在处理有关亲子关系纠纷时,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做出处理,即可以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一方或者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一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婚姻法解释(三)》第二条对此予以了确认。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多数意见认为,对亲子关系推定认定的规定符合社会常理,且便于实践操作。
军人配偶离婚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需军人同意,除非军人有重大过错。重大过错包括现役军人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行为。若无证据显示军人有重大过错,配偶的离婚请求可能不被支持。因此,如希望成功
父母参与出资购买的房产是否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具体取决于购房时间和出资情况。根据《婚姻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婚前购房,若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且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则该房产属于出资方子女的个人财产;对于婚后购房,无论哪方父母出资,除非明确只赠与一方
离婚时分割在他人宅基地上建的房屋的问题。由于宅基地建房发证制度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缺失,没有产权证书的房子无法分割。离婚双方可先协商使用权问题,等待取得产权证书后再解决归属问题。法院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当事人使用房屋,取得完全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