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之后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应该如何分割
如果双方婚前共同出资购房,购房合同及产权证上只写了一方的名字,夫妻离婚时,登记一方极易主张该房屋为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此时,如果房产产权登记一方不承认另一方在购房时的出资行为,另一方又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出过资,法院就无法认定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
因此,男女如果在结婚前共同出资购买房子,在购房合同及产权证上应该签署双方的名字,以免日后发生争议。
2、夫妻一方婚前按揭购房,登记于一方名下,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如何分割?
在所有涉及房产分割的离婚案中,这种情况最为复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我国实行夫妻财产共有制,除非有特别约定,不论是一方用个人的婚后工资还贷,还是用双方的婚后工资还贷,均为婚后利用共同财产还贷,另一方无需举证证明。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所确立的享有房屋产权一方对另一方的补偿原则是:还贷越多,补偿越多;增值越多,补偿越多。当然,如果享有房屋产权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其还贷资金来源于个人婚前财产,那么该部分不应认定为“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
实践中,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大都把房产判决给产权登记一方所有,同时要求其用现金补偿另一方,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重新办理房产登记手续,对双方都有利。
3、婚后共同贷款购买房屋,产权如何认定?
夫妻结婚后,用共同的收入购买房产,只要没有对房产如何分配进行特别约定,无论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还是登记在双方名下,也不管房屋是贷款购买还是全款购买,这个房产在法律上就明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但必须注意的是,当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时,另一方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并不在于财产性质会发生改变,而在于虽然财产在你名下,却可能无法获得。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一条规定,当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如果第三人,也就是买受人是善意购买,支付了合理对价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权益遭受损害的一方只能在离婚时请求擅自处分的一方赔偿损失。
关于房子登记在女友名下但实际由男方出资购买时房屋的归属问题。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同居期间财产分割、离婚房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包括用他人身份购房、买二手房未过户、受赠继承未过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及以孩子
关于婚姻法的一些相关问题及其解释。内容包括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情形、确认亲子关系的请求、抚养费的支付请求、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情形、婚后个人财产的归属、赠与房产的处理、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归属、变更监护关系的要求以及妊娠中止和生育纠纷的处理。
不同情况下的结婚离婚房产分割问题。对于婚前全款购房且房产证只登记在一方名下,离婚时该房产属于出资方;若婚后房产证加上另一方名字,则为共同财产,应平分。对于婚前双方共同购房或共同出资购房,房产分割需根据购房合同和出资证明来确定。若合同有特别约定比例,则
婚姻登记与婚姻法的性质。婚姻登记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根据婚姻法规定确认双方身份关系,并非契约关系。婚姻是一种法定身份,成立取决于登记行为。一些人将婚姻误视为契约关系,这是不正确的。法院在处理婚姻案件时应依法审理婚姻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