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解读 > 对于遭受遗弃的家庭成员有哪些救助措施

对于遭受遗弃的家庭成员有哪些救助措施

时间:2023-09-2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052
一家人是一起生活的,也是最亲互相最亲的人,家人之间应该相互的关系和理解。然而一些家庭会因为贫穷或其他而遗弃家庭成员。那么对于遭受遗弃的家庭成员有哪些救助措施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遭受遗弃的家庭成员的救助措施

一、遗弃行为的劝阻与调解

遭受遗弃的家庭成员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提出请求,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组织负责具体的劝阻和调解工作。这些组织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应遵循《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的规定。

二、遗弃行为的民事判决

对于遗弃行为,如果经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当事人所在单位的调解和劝阻后仍然没有效果,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将根据被遗弃者的请求作出支付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一旦人民法院收到支付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的请求,应立案并进行审理,并最终作出判决。由于这些费用直接关系到被遗弃者的生活,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以下情况下裁定先予执行:

  1.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2. 追索劳动报酬的;
  3. 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裁定先予执行实际上是在判决之前,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8条的规定,实现未来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如果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
  2. 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如果实施遗弃行为的人没有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能力,身无分文,无任何有价值的财产,则不能裁定先予执行。

对于实施遗弃行为的家庭成员,必须执行人民法院作出的支付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的判决。如果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被遗弃的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

三、遗弃行为构成犯罪的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2条的规定,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在生前实施了虐待、遗弃、杀害等行为,应剥夺其对被继承人的继承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应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及有关精神病的检查,旨在确保结婚和生育的健康。指定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等。对于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精神病,如果一方患有这些疾病且难以治愈,则

  •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与刑事责任。当夫妻一方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扶养时,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若一方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刑事责任不免除其继续承担

  • 什么是形式婚姻?

    形式婚姻的定义、特点以及法律问题。形式婚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名义上的夫妻身份,缺乏实质内容,常见于达到特定目的后离婚。形式婚姻有多种类型,包括对外隐婚等。只要男女双方合法登记,形式婚姻受法律保护。但如果没有合法登记,即使对外表现为夫妻,也只是非法

  •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或生母应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为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需明确其生母和生父,禁止并打击危害、歧视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行为,强制生父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并建立健全的亲属和法律

  • 孩子抚养权的共同拥有能力
  • 男女平等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重要性
  • 共同协商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