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没有明确列举,而是采用概括性的规定。具体哪些疾病属于应当禁止结婚的范围,需要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在先天时期形成,导致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并且后代再现风险较高的疾病。对于被医学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如果经过男女双方同意,并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可以结婚。但是,婚姻法规定的禁止结婚的疾病除外。
指定传染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其他医学认为会影响结婚和生育的传染病。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严重的精神病。
在婚前医学检查中,如果发现患有指定传染病且处于传染期内,或者患有有关精神病且处于发病期内,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关于因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人是否允许结婚的问题,1950年的婚姻法曾规定禁止结婚,但1980年的婚姻法对此没有限制。因此,生理缺陷导致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人,不是禁止结婚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应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及有关精神病的检查,旨在确保结婚和生育的健康。指定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等。对于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精神病,如果一方患有这些疾病且难以治愈,则
婚姻法中关于近亲的界定,包括真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真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之间的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如果存在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将禁止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与刑事责任。当夫妻一方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扶养时,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若一方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刑事责任不免除其继续承担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或生母应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为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需明确其生母和生父,禁止并打击危害、歧视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行为,强制生父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并建立健全的亲属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