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没有明确列举,而是采用概括性的规定。具体哪些疾病属于应当禁止结婚的范围,需要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在先天时期形成,导致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并且后代再现风险较高的疾病。对于被医学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详细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如果经过男女双方同意,并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可以结婚。但是,婚姻法规定的禁止结婚的疾病除外。
指定传染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其他医学认为会影响结婚和生育的传染病。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严重的精神病。
在婚前医学检查中,如果发现患有指定传染病且处于传染期内,或者患有有关精神病且处于发病期内,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关于因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人是否允许结婚的问题,1950年的婚姻法曾规定禁止结婚,但1980年的婚姻法对此没有限制。因此,生理缺陷导致不能发生性行为的人,不是禁止结婚的条件。
赡养扶助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并解释了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再婚后不赡养、分家不公平不赡养、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以及不继承遗产不赡养等问题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
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具体意见,列举了多种情况下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包括重婚、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婚前隐瞒精神病等情况,以及其他如欺骗对方、不履行家庭义务、虐待遗弃等情形。
新《婚姻法》实施后引发的一系列新案例。随着新法的颁布,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案件浮出水面,如私生子的抚养责任、离婚时的过错赔偿等。新《婚姻法》中涉及的新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示出法制时代的到来。
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情形,包括患有禁止结婚疾病、婚前缺乏了解、隐瞒精神病史、欺骗结婚等情形可视为夫妻感情破裂并准予离婚。同时,也讨论了证明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证据,包括房产、存款等,并需提交相关证据以证明隐藏财产或伪造债务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