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夫妻感情不和且已经破裂时,维持婚姻关系就变得没有必要。解除婚姻关系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根据法律规定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根据婚姻法第31条的规定,如果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确认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适当处理的,会办理离婚登记并颁发离婚证。
申请离婚登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婚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当事人持有内地婚姻登记机关或中国驻外使(领)馆颁发的结婚证。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无法达成离婚、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等问题的协议,由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法院的审理和调解后,法院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调解不适用于婚姻关系和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但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考虑到当事人在进行诉讼离婚之前通常会经过居委会(村委会)、所在单位和亲友的调解,同时为了避免法院长时间调解不决和片面追求调解率的倾向,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中明确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案件。协议离婚仅适用于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和财产问题已达成适当处理的情况,而诉讼离婚适用于所有离婚案件。如果夫妻双方要解除的是事实婚姻,则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进行,无法通过协议离婚。
离婚协议的生效条件及基本信息,包括男女双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因感情不和等原因自愿离婚,并协商达成离婚协议。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包括存款、房屋、汽车等其他财产的处理方式,以及债务的处理和其他协议事项。
赡养扶助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并解释了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再婚后不赡养、分家不公平不赡养、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以及不继承遗产不赡养等问题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
新《婚姻法》实施后引发的一系列新案例。随着新法的颁布,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案件浮出水面,如私生子的抚养责任、离婚时的过错赔偿等。新《婚姻法》中涉及的新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示出法制时代的到来。
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时的解决方式。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如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应通过诉讼方式离婚。文中还列举了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重婚、家庭暴力、感情不和分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