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人撤销承诺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6-0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承诺是合同成立的生效要件。承诺的撤回,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撤回的通知必须先于或同时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才发生阻止承诺生效的效力。那么承诺人撤销承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承诺人撤销承诺的法律规定
一、承诺撤回的定义
承诺撤回是指承诺人在承诺发出之后,承诺生效之前,通知要约人收回承诺,以消灭承诺的行为。承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撤回,但是不可以撤销的,如果承诺撤销的话那么就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承诺如果需要收回的话,那么必须在生效之前。
二、承诺撤回与要约的关系
根据要约来分析承诺。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是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则是要约已经到达了受要约人,要约已经生效了,但受要约人还未做出承诺之前;那么现在就以承诺来做分析,是一样的概念。承诺的撤回是在承诺发出之前还未到达要约人,而承诺如果是可以撤销的,那么根据要约的分析,则是承诺已经到达了要约人,但法律规定,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时间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一旦承诺到了要约人那里,那么则合同成立,合同都成立了,如果承诺要撤销的话,就相当于是合同的撤销了,合同的撤销的话就要符合合同撤销的规定,若不符合合同撤销的规定,合同是不能随意撤销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承诺是可以撤回的。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之时。
三、《合同法》第27条规定
《合同法》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承诺撤回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行为,它是《合同法》规定的承诺消灭的唯一原因。
四、承诺撤回的要件
承诺撤回是受要约人(承诺人)在发出承诺之后并且在承诺生效之前采取一定的行为将承诺承取消,使其失去效力。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的内容。针对一起复核类推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裁定书详细描述了被告人的信息、案件经过及法律适用问题。合议庭认为原判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故依法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履行义务
张女士与王先生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并签署离婚协议后,王先生未按约定支付补偿金和帮助款共计120万元的情况。法院认定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双方需按协议履行义务。法官提示,离婚协议涉及多方面内容,不能任意撤销。因此,建议夫妻在签署相关离婚协议时要慎重考虑。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
-
董事会决议纠纷纲领范本
公司决议纠纷的处理方法。涉及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公司章程的决议无效或撤销纠纷,股东可在一定期限内起诉;决议撤销纠纷方面,讨论了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主持主体及召集程序中的瑕疵问题,包括通知内容、时间、出席人数等规定的不完善。
-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
-
结婚的条件
-
继承权的放弃及其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