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口头形式是不是要式合同

口头形式是不是要式合同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171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订立合同的话,是需要满足合同的形式要件的,并且需要双方当事人有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内容需要出自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这样才有法律效力。那么,口头形式是要式合同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口头形式是要式合同吗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口头合同是非要式合同

二、口头形式的合同效力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三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非即时清结的口头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其第十条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即认可了非即时清结情况下口头合同的有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生效,而原被告的口头合同签订于1999年1月,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呢?若有,则该口头合同有效;若无,则该口头合同无效。一般而言,当新旧法律冲突时,对新法生效前的行为的处理应贯彻从旧兼从轻(宽)的原则,即一般情况下适用旧法的规定,而新法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较宽时,则适用新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时,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

三、哪些合同不宜采用口头形式

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要式和不要式。

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或经过特定手续的合同。要式合同既包括法律规定应采用的书面合同,也包括要求采用鉴证或公证的合同,还包括法律要求必须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审批的合同。

所谓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合同采取书面形式,是指以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口头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以语言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达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在即时清结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当事人孰对孰错很难划分。

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原本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涉外合同、价款或者报酬10万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时清结的以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依照其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股东以厂房入股合作协议范文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 哪些合同可以用口头形式订立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或者以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订立合同。现代合同法之所以对合同形式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原本规定,不动产转

  • 买卖合同纠纷口头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 是否可以口头订立合同
  • 股权转让口头合同解除如何认定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