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最基础、最核心的诉讼权利。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审时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并申请法院传唤证人、鉴定人还有权请求与其他被告对质。刑事被告人不服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有权获得救济。如果人民法
2020-05-25
在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一方是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为代表的国家,另一方是触犯了刑事法律或者为刑事侵害行为所侵害或者依法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民。
2020-05-25
刑事判刑是由法院独立行使的审判权,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行使。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5-25
刑事案件起诉分为国家公诉和刑事自诉。根据法律规定和诉讼的实际需要,提起公诉必须具备两项程序条件:。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由于自诉人的起诉而引起,对于自诉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均不介入,因此没有公安机关的侦查和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如果提起刑事自诉
2020-05-25
当在第一次开庭时出现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就同一案件就会开两次庭。但无论如何法院都会控制开庭的次数,每个案件都会在庭审前做好准备,争取一次开庭审理完毕。因此,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也必须遵守效率原则和集中审理原则。
2020-05-25
刑事案件法院判决最短是拘役,拘役是一个月至六个月有期徒刑。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020-05-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刑事,民事,经济等案件中,结案后必须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案件双方或单方当事人,签字生效。因无法认证的当事人,可由法定代理人代理签字生效。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起诉部门后,即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刑事
2020-05-2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020-05-25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是以犯罪行为时的年龄为准。未成年人犯罪时是否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这一问题,是对其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关键。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但各证据均证实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
2020-05-25
第四十八条 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⑴风险来自于少数律师故意或过失的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
2020-05-25
依据《档案法》等法律规定,案件卷宗最少有刑事案件处理的司法部门保存20年,此后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保存;但是除了司法机关会看到这些东西之外,这种案底对现实生活影响几乎没有的。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
2020-05-25
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部分。其中,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2020-05-25
刑事司法协助是指一国的法院或者其他的司法机关,根据另一国的法院或者其他司法机关的请求,代为或者协助实行与刑事诉讼有关的司法行为。司法协助除了刑事司法协助外,还有民事司法协助。刑事司法协助的实质是两个有司法主权的国家的司法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方面互相配合
2020-05-25
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部分。其中,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审判职能是指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
2020-05-25
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
2020-05-25
速裁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条件和限制,特别是被告人同意在速裁程序中的必要性。被告人需同意才能适用速裁程序,并需满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等条件。被告人享有多项权利,如使用本民族语言、申请回避、自行辩护等。若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况,将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犯罪的情况。对于在考察期内犯罪的未成年人,不会加重处罚,而是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处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有责任加强管教,并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考察。考验期满后,若无规定情形,人民检察院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院公诉书的可见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审查起诉书后应决定开庭审判,并在开庭前确保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能够收到起诉书副本。法院在确定开庭日期后应通知检察院和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公开审判的案件需提前公布相关信息。整个流程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