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以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定金的给付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与预支款相比,定金具有以下区别: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商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方支付给对方一定金额的货币作为赔偿。违约金包括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两种形式。与违约金相比,定金具有以下区别: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商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商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定金实质上是以赔偿为主、惩罚为辅的形式。根据《合同法》第116条的规定,当事人既商定违约金又商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合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
损害赔偿金是指合同一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而向另一方支付的损失赔偿金额。定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并用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定金具有惩罚性的特点,其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根据以下规则进行并用: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118条的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订金等其他金钱担保,但没有商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些被列举的“其他金钱担保”是指担保法未明文规定的非典型金钱担保方式,其与定金最大的区别在于不适用定金罚则。
定金罚则的适用规则。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履行债务后可抵作价款或收回。如给付定金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违约则须双倍返还。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实际交付定金数额多于或少于约定数额、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合同部分履行以及未按合同
立约定金未签订合同时是否可以返还的问题,并介绍了解决定金合同纠纷的适用规则。当交付方未签订主合同时,定金的处理方式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定金罚则的适用、实际交付定金数额的处理、违约行为处理以及合同部分履行时的处理方式等相关内容。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