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5条,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用作价款抵扣或者退还给支付方。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他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91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9条,如果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超过或者少于约定的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那么定金合同不生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0条,当事人一方因为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是,如果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则不适用定金罚则。如果当事人一方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在合同约定内容中所占比例来适用定金罚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1条,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那么超过的部分将不被人民法院支持。
商品房定金退还的相关问题。根据最高法院担保法的司法解释,购房定金分为签订正式购房合同之前的定金和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定金。前者为保障订立正式合同而交付,后者分为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交付购房定金时需注意认购金和定金的区别,认购金可退还,定金则为合同履
我国关于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计算规定。按照《物权法》,担保物权的诉讼时效从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开始计算,适用一般诉讼时效规定。同时,抵押人必须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而《担保法》未具体规定抵押权和质权的除斥期间,只针对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进行
保证方式的约定对能否直接起诉担保人的影响。根据《担保法》,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下,需先起诉债务人并依法强制执行其财产后,才能起诉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或未约定保证方式的情况下,债权人可直接起诉借款人或保证人。
关于留置权的相关规定。在担保法中,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行使留置权,但当事人在合同中可约定排除留置物。留置权的定义是债权人在债务未清偿前占有并留置债务人的财物,并有权在超过一定期限未得到清偿时变卖留置物并优先受偿。留置权的效力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