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工会,代表职工的代表可以与企业签订合同。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负责主持起草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组成,其中工会和企业行政各派代表各一人为主席或组长和副主席或副组长。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
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在审议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就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及涉及的主要内容作说明,然后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协议草案文本进行讨论并作出审议决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规定,经双方协商代表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时,应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职工出席,并且需要经过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全体职工半数以上的同意,方可通过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
在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责任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以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并要求企业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日内没有提出意见,那么集体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都应当切实履行合同。
一旦集体合同生效,企业应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集体合同签订后,所有的劳动者和单位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合同约定的内容。法律对于集体合同的签订也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只有当事人遵守这些规定才能形成合法有效的集体合同。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法律,买卖合同是否为假并不直接影响借款合同的成立。二者都是在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同时,居间合同的成立则需满足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要件。
合同签订流程及管理办法,详细阐述了合同从起草到执行、审核、签署盖章、存档备案以及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的完整流程。其中涉及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审核重点,强调了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风险防范,并指出了合同变更、转让及解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工程验收单盖合同专用章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和效力与盖章有关。公章具有最高效力,可代表法人意志,用于公司对外事务。而合同专用章仅在签约范围内代表单位。因此,工程验收单应盖单位公章,而非合同专用章。在选择章别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