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寄存关系,比如,当你去火车站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你需要将行李放下去办事,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将行李寄存,但是,很多人对于寄存人应该怎样支付保管费不是很清楚,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方式
根据《合同法》第379条的规定,寄存人在有偿保管合同中应按照以下方式支付保管费用:
1. 根据当事人约定支付
寄存人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期限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用。这包括保管人的报酬以及为保管物支付的必要费用。
2. 在领取保管物时支付
如果对保管费用的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且无法依法确定,寄存人应在领取保管物的同时将保管费用支付给保管人。
3. 根据当事人约定的期限支付
寄存人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用的期限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确定。
保管人的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369条的规定,保管人应履行以下义务来妥善保管保管物:
1. 不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方法
保管人不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方法。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不改变保管场所或方法会损害寄存人的利益,保管人可以为了维护寄存人的利益而改变保管场所或方法。
2. 不得使用或允许第三人使用保管物
保管人占有保管物,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保管人不得使用或允许第三人使用保管物。
3. 妥善保管保管物
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即对保管物应当尽相当的注意,避免因自己的保管不善导致保管物毁损或丧失。一般情况下,无偿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对保管物应与保管自己物品一样小心;有偿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对保管物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4. 根据约定确定保管场所和方法
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管场所或方法。如果当事人有约定,应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应根据保管物的性质、合同目的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保管场所和方法。
5. 亲自履行保管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371条的规定,保管人必须亲自履行保管行为,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不得将保管义务转托给他人。
寄存人的基本义务
在保管合同中,寄存人应履行以下基本义务:
1. 支付保管费和必要费用
寄存人有义务支付保管费和偿还必要费用。
2. 履行告知义务
如果寄存物有瑕疵或根据保管物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寄存人应将相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如果由于寄存人未告知而导致保管物损失,保管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由于保管物本身的性质或瑕疵导致保管人受损,寄存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保管人在合同成立时已知或应知保管物存在危险性质或瑕疵,寄存人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如果保管人因过失而不知道上述情况,寄存人仍不能免责,此时应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如果寄存人主张免责,应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保管物的性质或瑕疵导致对第三人造成损害,寄存人也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此责任应为侵权责任,而非合同责任。
3. 履行声明义务
当寄存物为货币、有价证券或其他贵重物品时,寄存人应履行声明义务,并经保管人验收或封存。如果寄存人未履行声明义务,保管人只需按照一般物品的价值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