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责任 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 医疗纠纷
三级分类: 不限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其它医疗事故赔偿知识
第五十一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发生之后,首先需要将事故的相关信息,上报至卫生行政部门,接着需要确定事故
2023-09-22
第五十二条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当事人在医疗的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应当首先由卫生管理部门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对医疗纠纷的责任方进行认定,如果是属于医疗机构的责任导致的,那么医疗机构是需要对上述
2023-09-21
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超一年后起诉,可以是无效的,因为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医疗事故医疗起诉时效有两种,主要根据医疗事故案由来划分:按照医疗服务合同纠纷诉,诉讼时效为两年;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诉讼时效为一年。案由不同,诉讼时效
2023-09-20
第五十二条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医疗机构在为伤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意见的医疗事故,并造成了当事人的人身伤害,相关情况是可以由双方协商进行赔偿处理的,但如果涉及到属于人为的违法行为导致的伤害,
2023-09-19
医疗事故造成的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应当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意外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量,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岁以上的,不超出15年;70岁以上的,不超出5年,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予以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
2023-09-18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第五十二条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2023-09-17
医疗纠纷不构成伤残的也需要进行赔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医疗纠纷中的赔偿事项,应当由当事人和医疗部门根据司法鉴定的结果而定,特别是不同的伤害后果所需要认定的赔偿情况是不同的,受害方可以
2023-09-1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第八款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
2023-09-15
如调解失败患方有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患双方或医院所在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均可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相关的规定,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个人可以先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赔偿,必要的时候再提请诉讼。其中医疗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
2023-09-14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综上所述,一旦个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损害了身体健康或者丧失生命的,患者或其家属可以依法要求赔偿等相关事宜。其中对于协商无果的可以
2023-09-13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检查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及启封。(二)其次,医疗事件发生后,由医疗单位和患方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应规定,协商处
2023-09-12
对于在治疗期间出现二级丙等医疗事故时,患者及其家属有权提请医疗赔偿。其中赔偿的事项主要包括相关的医疗费、误工费、损失费等;当事人还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提请其他的赔偿。
2023-09-11
医疗事故造成患有残疾的,不同补偿项目,年限计算是不一样的,例如残疾生活补助费的,一般是30年,如果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医疗事故赔偿范围包括多个项目内容,例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费等。假如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可根据具体的伤
2023-09-10
(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发生后会给受害患者按照标准进行一系列补偿,包括各种类别的费用。具体赔偿的数额也有相关规定制约,除了实际治疗费用、评定后的生活费用等,医疗
2023-09-09
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2023-09-08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方法。首先,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的协议书应详细记录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
原告向爱茂诉被告会同县金龙乡卫生院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案。案件涉及医疗误诊和抢救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经调解会议达成协议后,原告反悔要求赔偿。法院认为协议合法有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提起上诉,主张赔偿协议仅与医生个人签订,请求二审法院判令卫生院赔偿损失。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