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4日,马某、苏某协商,马某将其家庭承包地4.4亩转包给苏某,并签订了一份《土地转让协议书》,承包期限为20年,从2004年起至2023年末止。承包价格为每垧地500.00元,每亩50元,承包费共计为4400.00元。
现在由于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农民之间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扬,双方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书》再继续履行显失公平,为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按照公平原则,要求苏某增加土地承包费每年按每亩700.00元给付马某(不含粮食直补款)从2015年1月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苏某辩称:我买地时是抬钱买的地,这些地我也没有受益,我不同意增加承包费,马某可以按5500元标准抽回去。
法院认为,根据原被告签订土地转包合同的时间及当地承包流转价格,根据民事诉讼的公平原则,对于双方约定的土地转包费调整至每年每垧4225.00元为宜。被告应按此标准增加给付土地转包费。
判决如下:被告自2015年起每年增加给付原告马*玉土地流转费1639.00元[(4225.00元/垧x0.44垧)-(500.00元/垧x0.44垧)],此款按年给付,于每年1月1日一次性给付至2023年止。其中2015年增加给付的土地流转费1639.00元于2015年12月30日给付。案件受理费475.00元由被告负担。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本案中,原被告签订土地转包合同按照原约定履行明显的评有违公平,故此,应当根据公平原则,适当的变更合同的内容,以使合同的履行更加公平合理。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关于保密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款。明确了秘密信息的定义,包括甲方未公开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乙方需严格保守这些秘密信息,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保密期限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一定年限内有效。
朱某与李某之间的监护权变更案件。朱某起诉称朱-弋并非其亲生儿子,经医学鉴定证实后,要求变更监护权。经过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朱-弋由被告李某抚养,朱某不再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知识产权合同的审核流程中的法律要求。包括知识产权条款中研发成果归属方式、知识产权保密措施等;安全及环保条款中乙方需遵守的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争议解决条款中的仲裁和诉讼选择等;以及预防合同欺诈的措施,如选择合同对象、合同内容斟酌、律师参与审核等。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关注房屋面积、价格与收费、不可抗拒力、房屋质量和售后物业管理等条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面积误差、价格约束、不可抗拒力的界定、质量要求和售后物业管理等内容。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以保障自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