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医疗责任保险是指,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医疗责任保险固然可以化解医疗风险,并免去医护人员与医疗机构的很多后顾之忧,但有了医疗责任保险,并不意味着医疗责任从此可以交给商业
2023-12-14
当时无法答复或需调查后答复的应明确告知病人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同时向医教部报告。
2023-12-14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可以不交的。不过,不交是不能享受新农合待遇的。建议最好是交一份比较好。新农合的缴费标准,相比去年来说,提升了不少,从去年的150元/人,提升到180元/人。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可能难以承受这份支出。对此,国家规定,有一些特殊人群是可以直接
2023-12-13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
2023-12-13
3、病人名誉权和肖像权问题。4、重视病历的证据作用。
2023-12-13
当可能会引起索赔的意外情况发生后,被保险人需要以填写完整的索赔申请表的形式向保险公司递交索赔通知。若发生死亡的情形,索赔通知应当立即递交给保险公司,其他情况的索赔通知应当在损失发生日起三十(30 )天内递交给保险公司。1) 索赔申请人填写并签名的索赔申请书;2
2023-12-12
医疗纠纷案件,实质上是因医疗过失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适用的是《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规定,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问题是包括法律职业在内的一些人,对人身损害诉讼时效的理解往往有一个很大的失误。不知道有可能是医疗机构的原因引
2023-12-09
医、患双方各负担50%。具体赔偿可以双方协商。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
2023-12-09
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到底有多长,这是困扰广大患者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023-12-09
医疗承包协议是指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协商,依法将医疗机构的经营权承包出去所签订的一种协议。详情请见下文提供的范本。经甲乙双方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甲乙双方同意将XX区XX镇XXX卫生所承包给乙方经营。第二章承包期限、方式和上缴
2023-12-08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抽验。抽查抽验应当按照规定抽样,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设置、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在药-品检验中违法收取检验费用的,由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退还,对直
2023-12-07
普通时效为两年,但医疗事故属于身体受到伤害所需的赔偿,诉讼时效只有一年,从确定为医疗事故之日起算起。当事人千万不要在协商、调解和等待中,超过诉讼时效。
2023-12-06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2023-12-05
事故罪对被告人赵九兴依法提起公诉。赵九兴是阳城县某医院的外科医师。2004年5月14日凌晨2时许,当地一孕妇刘某足月临产来到该医院就诊。赵九兴对刘某进行检查、询问后,认为属危重病人,经征得其家属同意,决定给刘某做剖宫产手术。但刘某手术后4小时出现血压降低、口
2023-12-04
我家孩子XX于XX年XX月XX日在XX地被同学XX碰到摔断牙齿,后入XX医院治疗,现已治疗终结,双方家长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六、本协议书壹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同等效力。
2023-12-04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