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 > 赠与合同常识

赠与合同常识

时间:2024-02-1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203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合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其中,出赠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接受赠与的一方为受赠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赠与合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赠与合同的特征

赠与合同是一种单务、无偿合同。根据赠与合同,赠与人有义务将自己所有权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而受赠人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换句话说,受赠人获得赠与物时无需支付对价。尽管根据《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赠与可以附带义务,受赠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但这不等同于受赠人对赠与人进行给付的履行行为。正因为如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可以成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未成年人接受亲朋馈赠的压岁钱和生日礼物,精神病人接受社会慈善团体的治病捐款,都属于这种情况。

赠与合同的成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8条的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这表明,赠与合同应为实践合同。然而,为了更好地约束赠与人,许多学者认为赠与合同应为诺成合同,即只要赠与人表示赠与的意思并得到对方的接受,赠与合同即成立,而赠与人是否交付赠与物则不是必要条件。

赠与合同的法律意义

赠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既是赠与人行使财产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扶贫救危、尊老爱幼的道义行为的法律化。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我国,人们习惯于在过年过节等重要场合或者在同事、亲戚、朋友遇到重大事件(如同事亲朋家中失火、被盗、患有不治之症或去世,导致本人或近亲属经济困难等)时赠送礼品,无论是资金还是实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赠与合同而引发争议的情况也存在。轻则导致感情上的不愉快,伤害同事、亲朋之间的友谊,重则引发当事人之间的敌对情绪或法律纠纷。为了调整赠与关系,《合同法》专门在第11章规定了赠与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关于保密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款。明确了秘密信息的定义,包括甲方未公开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乙方需严格保守这些秘密信息,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保密期限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一定年限内有效。

  • 知识产权合同审核流程的法律要求

    知识产权合同的审核流程中的法律要求。包括知识产权条款中研发成果归属方式、知识产权保密措施等;安全及环保条款中乙方需遵守的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争议解决条款中的仲裁和诉讼选择等;以及预防合同欺诈的措施,如选择合同对象、合同内容斟酌、律师参与审核等。

  •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关注房屋面积、价格与收费、不可抗拒力、房屋质量和售后物业管理等条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面积误差、价格约束、不可抗拒力的界定、质量要求和售后物业管理等内容。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以保障自身权

  • 合同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

    合同生效时间的确定方法,包括合同生效的原则、影响合同生效的批准、登记手续、约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和约定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格式合同的定义以及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

  • 加盟店私自转让纠纷怎么处理
  • 中介承诺的差价没签合同算吗
  • 担保人的资格范围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