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解除权合同与附解除条件合同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确立了附解除条件合同制度,该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确立了约定解除权合同制度。这两项制度从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解除条件成就时其效力归于消灭,而当事人约定解除权的合同在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效力亦归于消灭。可能正是由于二者存在着一些共性,有人将其联系起来,认为约定解除权合同中所约定的解除“条件”亦应与附解除条件合同中所附解除“条件”的含义相同,即所谓解除“条件”也必须是将来的不确定的事实,如果当事人所约定的解除“条件”是现在或过去的事实,则不能产生解除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能正确区分附解除条件合同与约定解除权合同,值得商榷。
一、约定解除权合同与附解除条件合同的根本区别
其一,在合同中附解除条件,是当事人以意思表示限制合同的效力,当解除条件成就时,无须任何一方当事人主张“解除权”,该合同即自动且当然地失效;而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在当事人所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合同并不当然且自动地失效,解除条件的成就只不过是赋予一方当事人以解除权,只有当该当事人行使解除权时才能使合同实际解除。其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一般是向将来失去效力,而合同因当事人行使解除权而失效时,既有向将来失效的,也有溯及既往失效的。
二、约定解除权合同中的解除“条件”不应限定为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对于约定解除权的合同,由于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与否只关乎当事人的解除权得否发生,并不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而且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既有向将来发生的,也有溯及既往的,因此,它无须要求当事人所约定的解除“条件”一定是在作出这种约定以后才发生的。事实上,由于当事人约定合同解除条件的目的在于授予一方当事人于特定条件下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当事人如果约定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其实质就是即刻授予了一方当事人单方面解除权,只要当事人作出的这种意思表示系真实意思,法律就无需干预。
这两项制度从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解除条件成就时其效力归于消灭。
合同解除方式的分类,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法定解除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违约等情形。
甲乙双方在酒店客户托管项目上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和范围、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利润分配、免责条款、违约责任、终止通告、保密条款、透明化及其他未尽事宜的协商。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XX份,甲乙双方各持XX份。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擅自解除。在解除合同前,当事人需要注意合同违约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或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当事人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合同,同时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在单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相关问题。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期限、约定的期限或合理期限。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有具体规定。若无规定或约定,合同解除权在三个月的“犹豫期”内未行使将消灭。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等情形。解除权行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