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流出方向的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申请书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信息。申请书由村流转信息员报送至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
2. 土地流入方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申请表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等信息。申请表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并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
1. 流出方土地情况审核按照“属地核实”的原则进行。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登记。
2. 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
3. 流转价格评估。流转土地价格由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委托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组织有关人员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参考依据。流转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由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4. 信息发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
5. 自愿协商。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作为管理、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
6. 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流转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7. 鉴证、归档。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乡(镇)鉴证。流转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证。合同文本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乡(镇)、县归档备案。
用地单位审报材料齐备后,由具体承办人报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转让双方签定转让合同。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 原土地证或土地证明函的原件和复印件;
2. 原土地出让合同的复印件;
3. 上交税务局土地增值税证明的复印件;
4. 提供土地评估报告;
5. 规划办审定的航测地形图的红线图的原件。
1. 项目批复的原件和复印件;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法人代表人身份证的复印件;
3. 上交财政局契税证明的复印件。
1. 土地转让申请书的原件;
2. 经公证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原件(4份)。
土地出让合同遗失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遗失后如何补办和作废,以及土地出让合同的履行要求和解除情况。对于遗失合同的情况,需携带相关证明文件去国土局查询并补办或重新签订合同,同时在媒体上登报申明原合同作废。在履行过程中,需遵循动工开发期限、土地利用条件和用
司法拍卖住宅房产的交税方式。在过户登记时,需要缴纳与正常交易相似的税费,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转移土地和房屋权属的行为需要缴纳契税,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以及房屋的买卖、赠与和交换。契税税率由各地区根据实际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包括转让条件、征地的费用支付、土地补偿费分配以及农户转让承包行为的有效性等。承包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而征收集体土地需支付多项费用以保障农民权益。此外,不同地区的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也有所
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转让条件。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依法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手中。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筑物产权证明等,并需经过批准。国有划拨土地上房产转让有两种程序方案,均需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