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旦签署,应当遵守。然而,对于非保密岗位而言,该协议可能存在缺陷,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仲裁请求,以确定协议的无效性。
如果单位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员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如果员工已经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作为赔偿金。
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就不再负有保密义务,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根据法律规定,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员工都有保密的义务。
员工在离职之后,如果擅自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将构成侵权行为,严重情况下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然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而言,员工在离职后一般不再负有保密义务。
许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的2至3年,这样的约定可能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就可以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因此,企业应当区别对待,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的无限期;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可以约定2年或3年的保密期限。
如果发生保密协议的无效纠纷,应当及时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如果需要律师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本网律师。
甲乙双方在酒店客户托管项目上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和范围、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利润分配、免责条款、违约责任、终止通告、保密条款、透明化及其他未尽事宜的协商。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一式XX份,甲乙双方各持XX份。
出卖人在买卖合同中的权利,包括标的物的所有权、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时的权利、知识产权的标的物的处理、交付标的物的规定、分期付款的要求、解除合同的权利、试用买卖的约定和孳息权的归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保密协议的,劳动者离职后遵守保密协议约定的,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扣离职证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