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种类 > 商业保密协议有效期

商业保密协议有效期

时间:2023-10-1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511
商业竞争中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机密,为了避免这些机密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很多企业都会要求接触到商业机密的人保密并且签订相关的协议。保密协议都会有期限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商业保密协议有效期。

保密协议的期限限制

保密协议是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签订的为保守公司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的协议。根据我国的规定,保密协议是有期限限制的。

保密期限的认知误区

很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就不再负有保密义务。然而,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根据法律规定,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员工都有保密的义务。

员工在离职之后,如果擅自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则构成侵权,严重的甚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后的员工通常不负有保密义务。然而,很多企业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该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可以约定2年或3年的保密期限。

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的区别

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有以下区别:

  1. 保密义务是法律直接规定或劳动合同的随附义务,不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都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而竞业限制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约定产生,没有约定的,劳动者无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
  2. 保密义务要求保密者不得泄露商业秘密,侧重于言行上的保密。而竞业限制义务要求劳动者不能到竞争单位任职或自营竞争业务,侧重于行动上的限制。
  3. 保密义务只限于保密,不限制劳动者的就业权利。而竞业限制不仅限制劳动者泄密,还限制劳动者的就业,给劳动者增加了负担。
  4. 保密义务的期限一般较长,只要商业秘密存在,劳动者的保密义务就存在。而竞业限制的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两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买卖合同中的试用期限

    试用买卖合同的试用期限相关问题。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需明确约定试用期限,未明确约定的可按交易习惯或出卖人决定。试用期内买受人有权选择购买或拒绝购买标的物。对于已支付部分价款或对标的物进行非试用行为的买受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应认定其同意购买。

  • 明年购房人将获得更多保障

    最新的购房合同修订内容,包括出卖人对房屋权属的合法性承诺,防止一房两卖;细化交房条件,保障购房人接收合格房屋的权利;增加预告登记约定,允许买方自行申请办证;以及保护买受人信息隐私等。这些修订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保障。

  • 合作协议

    甲方与乙方为了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加强律师之间的业务合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异地业务代理、合作业务代理、授权委托和保密、代理方式和费用、费用分配、费用支付以及违约责任等。双方需共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诚实守信,严格遵守协议

  • 培训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员工培训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培训期限、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服务期限、违约责任及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对乙方进行培训,乙方必须遵守公司规定,包括保密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服从管理等。文章还涉及服务期、工资补助、福利待遇、

  •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 采购合同
  •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