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免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根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在特定条件下,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它是一种法律制度,用于解决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使合同履行变得不必要或不可能的问题。
1. 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标的:合同免除的对象是已经有效成立的合同。合同免除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合同在有效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履行的问题。
2. 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并履行合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只有在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合同履行变得不必要或不可能时,才允许解除合同。
3. 必须有解除行为:解除的条件只是合同免除的前提,解除行为是当事人的行为,可以是双方协商同意或解除权人一方发出解除的意思表示。
4. 使合同关系消灭:合同免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不同国家的立法对于合同免除的效果有所不同,有的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有的使合同关系自解除时消灭。
借款合同的解除与免除在合同法上没有明确的区分。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 解除的条件不同:借款合同的解除通常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协商同意解除合同,或者根据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进行解除。而借款合同的免除是指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时,当借款人无法履行借款合同且履行即显失公平时,法院裁决合同消灭。
2. 解除的效果不同:借款合同的解除会使合同关系消灭,解除前的债权债务关系依然存在。而借款合同的免除则是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解除后的债权债务关系也会消失。
综上所述,借款合同的解除与免除在条件和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区别。解除是当事人行使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或协商同意解除合同,而免除则是根据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由法院裁决合同消灭。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