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对相关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检索,并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作出地报告。专利权评价报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2020-07-21
澳大利亚对专利申请有12个月的宽限期:即申请人在递交指定申请国为澳大利亚的非临时申请的申请日之前的12个月内如公开该发明,并不影响此澳大利亚申请的新颖性或创造性。
2020-07-21
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不同的类别的专利,申请的程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发明专利的,需要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初步审查后,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
2020-07-21
我国《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办理专利申请
2020-07-21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流程经过:递交申请文件→确定申请日和申请号→初步审查后公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材料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摘要附图。同时审查员会针对是否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户进行审查,若存在不
2020-07-21
申请文件可以纸件形式通过邮寄提交,或以电子方式在线提交。申请人提交的申请如果满足要求,UK IPO会发出受理通知书,确认申请日并给出申请号。申请人需要在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或自申请日起2个月内提出检索请求并缴纳检索费。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公布后6个月
2020-07-21
通过巴黎公约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国内阶段主要包括指定国或选定国对国际申请授权审查及其它有关事务的办理。
2020-07-21
受理:约7个工作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受理通知书,需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2个月内缴纳申请费。专利局会针对以上事项发出补正通知书,由申请人补正。
2020-07-21
日本对发明专利实行先申请制、申请公开制和实审请求制。自申请日起18个月,将会公开专利申请。
2020-07-21
2、商标查询:商标设计好以后,通过商标系统向商标局进行查询,可以降低整个申请注册的风险,建议客户选择商标查询服务 ;
2020-07-21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限定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专利权授予后,权利要求书是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范围的根据,也是判断他人是否侵权的根据,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权利要求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而对于标准实用
2020-07-21
4、国家知识产权局自收到优先审查请求后3至5个工作日,按照优先审查请求书上的联系人地址以纸件形式向请求人发出予以通过或者不通过优先审查的通知书。
2020-07-21
费用减缓请求书,费用减缓证明,如果是发明专利还需要提供专利实质审查请求书。
2020-07-21
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有特定的要求,申请人可以自行填写或撰写,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为办理。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未发现驳回理由
2020-07-21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研发出新的药品后,可以向国务院专利管理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等材料申请专利授权。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
2020-07-21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发明专利申请可在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逾期则视为撤回。审查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需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出后的四个月内答复,后续通知书的答复时间为两个月。答复周期视通知书数量而定,通常
专利实质审查的定义、审查时机、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专利类型以及实质审查中被驳回的情形。专利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要件进行的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中会审查专利主题是否
专利技术的规避策略,强调通过专利分析了解竞争者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提出五类专利技术规避方案,包括借鉴专利文件中的不同部分进行设计规避,以及利用专利审查相关文件、权利要求的规避设计等。这些策略旨在有效规避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未经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备案并非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生效要件,未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不办理备案合同就无效,因此已生效的合同不能被认定为无效。文章指出国务院或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