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物所有权的移转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3-10-1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债的消灭以及日常交易之中,总会出现将标的物提存的过程,那么在提存标的物的所有权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怎样操作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权益?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解答提存物所有权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这一问题。
提存物所有权的转移问题
提存的定义和制度
提存是指债务人因无法向债权人交付合同标的物,而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除债务的制度。
提存日期的确定
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16条规定,提存货币的日期是指现金或支票交付提存部门的日期,或者提存款划入提存账户的日期。如果提存的物品需要验收,那么提存日期是指提存部门验收合格的日期。对于提存的有价证券、提单、权利证书或者无需验收的物品,提存日期是指实际交付给提存部门的日期。从提存之日起,债务人的债务被消灭,提存受领人无权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
提存物产生的孳息归属
在提存期间,提存物所产生的孳息归提存受领人所有。如果提存人取回提存物,那么孳息归提存人所有。提存的标的物产生的收益,除用于维护费用外,剩余部分应存入提存账户。
债务消灭的时间问题
关于债务何时消灭的问题,在民事立法和民法学理论中存在不一致。日本民法和瑞士债务法认为,债务因提存债权而自然消灭;而德国民法认为,提存只对债权人的请求提出抗辩,只有在提存人失去提存物取回权时,才认为债务在提存时消灭。我国的《合同法》只规定了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因提存而终止,但并未明确何时终止。根据学界的普遍观点,提存必须有合法原因,否则不会产生提存效力,因此可以认为债务在提存时消灭。但如果提存是出于错误或提存原因消失的情况下,应认为提存的原因事实不存在或已消失,提存的效力不会产生,提存人有权要求提存物归还,因此债务也不会消灭。
提存物所有权的转移
提存物的所有权在提存时转移给了债权人。如果提存物是特定物,提存部门取得了该物的占有权,在债权人要求领取时,提存部门有义务将占有权转移给债权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存机关的确定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定义及无效情况,包括出卖人在签订合同时隐瞒房屋抵押或已售给第三人的事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标的物复杂形态、需要登记所有权转移以及行政干预力度大等特点。
-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债务人在提存后需及时通知债权人,除非无法联系到债权人。提存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债权人无法受领给付、提存物适合保管等。债务人需履行通知义务,通知内容包括提存物相关详情。不符合提存条件的物品可申请拍卖,将所得价款提存。
-
提存债务怎么清偿?解读法院要求的步骤与措施?
-
买受人无故拒绝受领货物,出卖人可以提存吗2024
-
旧法中保留所有权买卖合同与民法典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