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 > 受领迟延有怎样的法律后果

受领迟延有怎样的法律后果

时间:2025-02-1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904
债权人自债务人提出履行时起,负迟延责任。受领迟延产生以下效果:

债务人的履行义务不可免除

在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情况下,债务人仍然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履行,债务人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履行。

债务人责任的减轻

1. 注意义务减轻

在债权人迟延中,债务人只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负责。也就是说,债务人只需要遵守一般人的注意义务,而无需承担与其事务相同的注意义务或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2. 孳息返还义务缩小

如果债务对应的标的物产生孳息,债务人有义务按照一定的经济方法收取孳息,并交付给债权人。然而,在债权人受领迟延后,债务人只需要返还已经收取的孳息,无需继续收取孳息。

3. 免除支付利息

对于金钱债务,在债权人受领迟延后,债务人无需支付利息。这里的利息不仅指法定利息,也包括约定的利息。债权人仍然有权随时要求清偿债务,债务人必须随时准备清偿,但是债务人无需支付利息。

债务人有权请求偿还额外费用

在债权人受领迟延的情况下,债务人有权要求债权人赔偿债务人提出和保管标的物所需的必要费用,例如仓储费用、保险费、维护费、动物的饲料等。根据诚信原则,由于这些费用是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增加的,债务人无需承担这些费用。

债务人有权通过提存标的物来消灭债务

根据前述,债务人在债权人受领迟延后仍有对标的物的保管和维护义务,这给债务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责任。为了解决债务人处于不利情况的问题,法律特别赋予债务人通过提存来摆脱债务。如果标的物是动产,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起来;如果标的物不适合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提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哪些情况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履行义务等。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决定的事实;而中止只能在最后6个月发生,事由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事实

  • 什么是出资瑕疵?

    出资瑕疵的定义、表现形式和法律后果。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不影响其股东资格,但瑕疵出资可能导致其股东权利受限。受限的股东权利范围包括利润分配请求权等财产性自益股东权利,但不包括表决权等共益性股东权利。对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权利进行限制,应通过

  •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出资义务、权利不得滥用义务和违反决议规定的股东,将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出资不足的股东应补足差额并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将被罚款。滥用权利的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违

  • 公司吊销后股东出资责任的履行

    公司被吊销后的法律后果及股东出资责任的履行。公司被吊销后将丧失生产经营权、法律保护的请求权和最后救济权。同时,对于尚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管理人有权要求其缴纳认缴的出资。在清算过程中,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清算,并应对债权人进行相应诉讼。

  • 担保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是否会列入失信名单
  • 哪些情形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 什么是共犯过失犯罪案件类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