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是否必须合法
【提存】提存必须合法
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
(一)提存公证当事人符合《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申请时。公证员应审查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代理,应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
(二)审查当事人用以担保为目的提存需公证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善,文字是否表达准确,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三)审查担保人的资格和能力,是关系到提存公证条款是否有效和提存作用能否实现的关键。
(四)审查提存人受领人的姓名、住所经常居住地,联系电话和开户银行及帐号。
(五)对提存人提存标的物进行审查,核实提存物品的真假,如不能识别真假的,应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
(六)重点审查双方当事人对提存标的物领取的条件和方法的约定,如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依据于当时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给付方式。
(七)依照法定条件对申请人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公证处应当接受提存标的物并采取封存,受托代管等必要的保管措施,对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如需置备专用设备应采取租用银行的保险箱等措施。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合同终止的多种条件,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提存标的物等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的义务,如通知、协助和保密等。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这些条款在合同终止后仍然有效。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权利义务在多种情形下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完毕、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守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