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则内容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则内容

时间:2024-12-17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977
对于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其原则内容包括哪些呢?很多人对此存在疑惑。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您解答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存货跌价准备的概念与范围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为核算存货价值下降而提取的准备金。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如果存货遭受毁损、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导致存货成本无法收回,企业应根据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简而言之,存货跌价准备是对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的一种稳健处理。

计提范围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货的范围包括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取决于存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本企业以及存货是否处于加工或使用状态。对于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的存货(如受托代销商品),无需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对于处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存货(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无需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理论依据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量方式

计提原则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照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部分,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等于当期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分与提取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根据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需费用后得出的存货价值。企业每期都应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原则

企业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基于取得的可靠证据,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特殊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该材料。

对于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合同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企业持有存货数量超过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则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计量。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存机关的确定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债务人在提存后需及时通知债权人,除非无法联系到债权人。提存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债权人无法受领给付、提存物适合保管等。债务人需履行通知义务,通知内容包括提存物相关详情。不符合提存条件的物品可申请拍卖,将所得价款提存。

  • 买受人无故拒绝受领货物,出卖人可以提存吗2024

    当买受人无故拒绝受领货物时,出卖人是否可以提存货物。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出卖人可以向提存机关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包括代为行使诉讼权利、协助法院审理案件、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和进行司法监督等。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意义
  • 如何计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则内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