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提存公证流程
(一)申办提存公证需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人是法人的,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及身份证件,委托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件;申请人是公民的,应提交本人的户口薄、居民身份证,委托他人办理公证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
2、已生效且履行期届满之合同或文书(如担保书、赠与书、司法文书、行政决定据以履行义务的依据)或交易双方所拟签订之合同或拟履行之合同(担保提存);
3、以提存方式清偿债务或担保债务履行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债务确实无法履行之证明;
4、提存受领人姓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或其他情况及联系方式等;
5、提存标的物种类、质量、数量、价值的明细表;
6、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注意事项
1、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价款;
2、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3、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提存公证的受理条件,包括债权人拒绝或延迟受领债务标的物、债权人无法到达债务履行地、债权人信息不明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建议借鉴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主义思路,债务人在受理清偿性提存公证前应先履行送达程序。在债权人拒绝受领或延迟受领、不在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债务人在提存后需及时通知债权人,除非无法联系到债权人。提存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债权人无法受领给付、提存物适合保管等。债务人需履行通知义务,通知内容包括提存物相关详情。不符合提存条件的物品可申请拍卖,将所得价款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