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时间:2024-02-0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生活中,提-存是使债务关系消灭的一项重要民法制度,各国立法均有具体规定,中国《合同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提-存在法律性质上,兼具私法和公法的双重性质。那么提-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提-存的条件
1.债权人拒绝受领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如果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务,债务人可以选择将标的物进行提-存。
2.债权人下落不明
如果债权人的下落不明,债务人也可以选择将标的物进行提-存。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在债权人死亡且继承人未确定或者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且监护人未确定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选择将标的物进行提-存。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情况外,根据法律的规定,还可能存在其他情形可以进行提-存。如果标的物不适合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并将所得的价款进行提-存。
二、提-存的方法
提-存人在交付提-存标的物的同时,应提交提-存申请书。提-存申请书上应包括提-存人的姓名(名称),提-存物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债权人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此外,提-存人还应提交债务证据,以证明所提-存的物品确实是债务的标的物;同时还应提交债权人受领迟延或下落不明等导致债务人无法履行的证据。如果存在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决书,也应一并提供。这些文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债务人符合提-存的条件,以便提-存部门判断是否准予提-存。提-存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的3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不予受理,公证处应告知申请人有关不服的复议程序。提-存部门会对提-存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性、债务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只有在具备提-存的原因、提-存标的与合同标的物相符、符合管辖规则的情况下,才会准予提-存。提-存部门还会对提-存标的物进行验收并登记存档。对于无法提交给提-存部门的标的物,提-存部门会派人到现场进行实地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提-存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场,提-存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制作验收笔录。验收笔录会记录验收的时间、地点、方式、参与人员,以及物品的数量、种类、规格、价值,以及存放地点和保管环境等内容。验收笔录会提交给提-存人核对。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存机关的确定
提存机关的确定问题。国外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院在法定范围内指定提存机关,一般为法院或指定的银行、信托商行等。在中国,有人认为公证机关可以处理提存事务,但也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提存机关,因为提存涉及法律专业性强,人民法院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能力更强
-
一、提-存的原因主要有什么
提存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包括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或消失等情形。提存的条件包括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提存之债真实合法、存在适宜提存的标的物以及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和原因时,债务人可以向公证处申请提存。
-
合同终止的情形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
贸易合同中的终止条款
贸易合同中终止条款的多种情形。包括自然终止、显失公平、欺诈行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自然人死亡、不可抗因素等导致的合同终止。此外,根据《民法典》和《合同法》的规定,债务履行、债务抵销、标的物提存等情况也可导致债权债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当事人需遵循诚实信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
债务人提存后的义务和程序
-
担保提存的给付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