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义务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产生的一种法律义务。在合同订立前,当事人承担的是先合同义务;而在合同的权利义务未终止时,当事人履行的是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一种义务。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履行某项义务时,该义务即成为合同义务。如果当事人不履行该义务,则需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与合同义务不同,后合同义务属于法定义务,当事人违反后合同义务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后合同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具备诚实、守信、善意的心理状况,不损人利己,不规避法律,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都可以视为后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的内容是根据交易习惯确定的。由于合同的内容各不相同,后合同义务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法律无法针对个案确定后合同义务的具体内容,但根据交易习惯,某类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通常会遵循的行为准则可以作为后合同义务的内容。交易习惯一方面指的是一般的民商事活动应遵循的习惯,另一方面指的是当事人双方长期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习惯。
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合同终止后的义务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情况通知另一方当事人。例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债务后,应当通知债权人债务履行的情况;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时,应当通知债权人标的物的提存地点和领取方式。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的善后事务。例如,合同解除后需要恢复原状的,对于恢复原状给予必要的协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对于需要保管的标的物,应当协助保管。
保密义务包括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合同约定不得泄露的事项。国家秘密指的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根据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合法接触、掌握、使用国家秘密的合同当事人对于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无权向第三者泄露。泄露国家秘密将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商业秘密指的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将失去商业价值,损害合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因此,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泄露商业秘密将承担民事责任。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密的特定事项,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也不得泄露。例如,承揽合同的定作人要求承揽人对承揽的家庭装修情况予以保密,合同终止后,承揽人不得将装修情况告知他人,泄露秘密造成定作人损失的,承揽人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终止后的效力体现,包括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消灭、合同附随义务的发生和履行、遵循诚实作用原则、特定权利和条款仍然有效,以及合同失去法律上的效力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进行手续清理,包括返还和注销负债字据等。同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的相关内容。合同终止后,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其特点主要是法定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当事人应遵守这些义务,以维护合同关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居间合同中的居间人的多项义务。包括报告订约机会或媒介订约的义务,要求居间人如实报告相关情况;忠实和尽力义务,要求居间人保护委托人利益并促成合同订立;隐名和保密义务,保护当事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介入义务,确保隐名当事人保持交易秘密;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交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