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时间:2023-12-2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债权质押是指为担保某一债权的实现,而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其所享有的合同债权为标的向债权人设立的质押。我国法律目前对合同债权质押的有效条件无明文规定。因此,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设定合同债权质押,需有选择地借鉴和我国担保立法相近的外国债权质押制度,并运用“契约自由”之法律原则合理确定合同债权质押方式,以保障质押合法有效,不使之流于形式。合同债权质押具有哪些法律效率?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合同债权的合法有效性
合同债权的合法性
合同债权作为质押标的,必须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有效债权。首先,质押的标的不能是不存在、无效或已消灭的合同债权,否则质押将无效。其次,存在法律瑕疵的债权也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例如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债权。这类债权在被变更或撤销之前,其效力是不确定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最终会给质权人带来风险。最后,已经诉讼时效届满的债权也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在这种情况下,质权人主张第三方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请求无法得到法律保障,担保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
合同债权的可转让性
设定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这是质权最终实现的方式所决定的。当主债务人违约,债权未得到清偿时,质权人作为质权人就获得了出质债权的请求权,要求第三方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这意味着出质债权的权利主体发生了变更,质权人取得了出质债权的权利人地位,成为第三方债务人的债权人。这与债权转让并没有区别。根据各国法律规定,不具备可转让性的债权是不允许转让的。
以下是合同债权具备可转让性的情况:
- 在设定质押时,用于出质的合同债权已经发生或数额已确定。如果约定用于质押的债权是否发生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或者虽然已经发生但数额尚未确定,都可能影响到被抵押担保债权的实现。因此,附有条件的债权,在条件成就之前,债权尚未特定,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
- 质押的债权所表征的财产是特定的。债权所表征的财产不是特定的话,在实现出质债权时,质权人无法优先其他债权人获得出质人的特定财产作为偿还。
合同债权的抗辩权
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
基于"双务合同"产生的债权中,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先履行债务为前提条件时,债务人有先履行抗辩权;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同步履行债务为条件时,债务人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债务人行使这些抗辩权将直接制约出质债权的处分,影响所担保主债权的实现。因此,在双务合同中,债权人基于先履行或同时履行对等义务而享有的债权不适宜作为质押标的,但债务人自愿放弃抗辩权的情况除外。对于债权人基于已履行自身义务且履行符合约定而产生的债权,可以作为质押标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已经失去了抗辩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质设定的目的和要求
债权质设定的目的和要求。质权设定的主要目的是公示质权事实,以保护第三方免受不利后果。只有经过公示程序,质权才能确立。权利质设定的公示方式是通过交付法定物的要素之证书来生效。质权人占有债权凭证后,除债务清偿外,不得擅自处置,这使得出质人难以实现某些行为
-
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内容
合同债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内容,包括被担保主债权的范围和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两个方面。被担保的主债权包括债权本金、利息等,质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对于出质合同债权的拘束力,文章阐述了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分别受到的约束,以保障质权人的利益为主旨。此外,还讨论了诉
-
被担保主债权的范围
合同债权质押的相关内容。在质押过程中,质押的效力范围包括债权本金及相关费用,质权人有权优先受偿。当事人可在担保范围内自主约定。同时,质权对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具有约束力,出质人需遵守规定以保障质权人利益,而第三债务人则需接受清偿和抵销行为的约束。未遵守
-
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征和合同
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征以及相关的合同问题。最高额抵押权具有从属性、特定性、适用范围和实现上的特殊性。设立最高额抵押权需订立最高额抵押合同,并进行抵押权登记。合同内容需明确最高额和决算期。最高额抵押权的实现必须在最高额确定后进行。
-
李先生与阿英的“租友协议”是否有效
-
加盟合同没有签可以退加盟费吗
-
商家口头承诺是否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