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又称为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存在,对国家经济秩序的维持和当事人利益的调节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切实的贯彻与实施。立法部门也在对合同法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然而,仍有一部分不法份子利用合同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上存在差异。合同诈骗是违反刑法和民法通则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将受到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的双重处罚;经济合同纠纷是单纯违反民法通则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的是债权,仅受控于民事法律。
合同诈骗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严重的欺诈手段;经济合同纠纷则是为使合同履行有利于自身利益而实施一些较轻的欺诈性行为。
合同诈骗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合同诈骗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经济合同纠纷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但有可能转化为合同诈骗罪。经济合同纠纷可以转化为合同诈骗,而合同诈骗只能向更高的罪名转化。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2004年,徐某注册成立了某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人,没有经营行为。2005年,徐某得知某地有金属镁矿资源,以公司名义与某地政府签订了开发金属煤矿山及镁业生产合同。合同规定公司投资42亿元人民币建设经营管理金属镁项目,年产金属镁20万吨,年产值3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经济纠纷”之间存在着交织和混淆的情况。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如果行为人使用欺诈手段,很难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旨在通过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来利用合同,而合同经济纠纷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