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

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

时间:2024-08-03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602
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目前的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合同诈骗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此类案件增多,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合同信誉危机,那么最常见的合同诈骗形式有哪些?如何应对合同诈骗?又该如何防范合同诈骗呢?手心律师网小编特意整理相关资讯,供大家参考。

合同诈骗的8种方法

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行骗者通过伪造身份证件,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进行诈骗。这样的做法使真正的策划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而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是公司的员工。通过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行骗者可以减少风险并增加隐蔽性。

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行骗者通常是有多次行骗经历的老手,一旦被识破就会暂时消失,等风声过了再重新开始行骗。他们熟悉行骗手段,可以迅速组织诈骗活动,并在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执法机关带来困难。

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行骗者利用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受害者相信合作项目和合同受法律保护,从而被行骗者多次骗走财物。这种方法在受骗者犹豫不决时特别有效。

四、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伪造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并冒充他人以显示实力,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获取信任。例如,以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义与某市城市信用社签订购买国债合同,所出具的证明文件及结算凭证均为伪造。

五、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

犯罪分子利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实施合同诈骗。他们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或以非法手段获取,不易被察觉。

六、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收取技术转让费、预付款等实施诈骗。在回收时,他们以质量不合格等借口拒绝履行或直接逃匿。

七、利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配货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伪造的证件与受害人签订承运合同,将货物拉走变卖。这类合同诈骗案件呈多发趋势,侦破难度较大。

八、假扮“大客户”设下陷阱

不法分子利用厂商对“熟客”提供先货后款的优惠政策,假扮“大客户”与厂商签订小额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待商家对其有足够的信任后,他们突然增加要货数量,并提出先货后款或支付预付款的要求。许多厂商都会走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最终血本无归。

应对合同诈骗的对策

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司法机关应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情况,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此外,应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核实抵押物品和票据的真实性。

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对方的经营范围是否合法,核实对方人员和单位的真实性,留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并避免人货分离的情况。此外,应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系统资源,核实抵押物品和票据的真实性。对不熟悉的购货人,尽量避免收取其开出的“远期支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 装修合同纠纷处理流程解析

    被诈骗后,被害人有权要求犯罪分子赔偿经济损失。根据《刑法》第36条第1款和第266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

  • 合同诈骗案件的民事赔偿诉讼能否提起

    合同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

  • 合同诈骗是否可以直接提起法律诉讼?
  • 合同诈骗公安局不受理怎么办
  • 合同诈骗罪司法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