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罗某的行为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

罗某的行为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

时间:2025-02-02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843

案情

被告人罗某涉嫌合同诈骗罪的案情

被告人罗某在担任**南宁亿业电力物资公司总经理期间,明知公司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于2003年12月18日与河南**电缆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315.6382万元的《工业品买卖合同》。为了确保**电缆公司按合同规定发货,罗某安排材料科长周*波于2003年12月26日交付了30万元的预付款。随后,**电缆公司于2004年1月6日、1月9日和3月4日分三次发运了总价值315.6382万元的电缆。然而,亿业物资公司仅在2004年3月18日支付了30元,总共支付了60万元,剩余的255.6382万元未偿付。

审判

两种意见对被告人罗某的判决看法

在审理本案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罗某的行为虽然以欺骗手段获得了不正当的财物,但并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欺诈行为。

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实际履行能力,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骗取了对方当事人巨额财物,构成了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应判处被告人罗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评析

笔者对合同诈骗罪的判决意见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巨额财物的行为。该罪行侵犯了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巨额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详细列举,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形式包括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单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逸、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产。

在主观方面,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备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行为人通常会以真实身份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在合同签订后,行为人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而是等待对方当事人履约上当,以达到诈骗目的。

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被告人罗某是**南宁亿业电力物资公司的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注册资金是虚假的,没有经营资金。从该公司的业务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通过骗取被害人的财物来实现非法占有。被告人罗某明知自己的公司没有履约能力,与被害人河南**电缆公司签订合同时并没有打算履行合同。为了获得被害人的信任,被告人罗某安排材料科长周*波预付了30万元贷款给河南**电缆公司。被害人河南**电缆公司相信了被告人,按合同约定将所有货物发送给了被告人所在的公司。然而,被告人罗某接收到被害方超过300万元的货物后,安排公司人员将货物藏匿,既不支付货款,也不提供货物的去处,使被害人无法实现其权利。综上所述,被告人罗某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被害人的货物,实现单位对被害人财物的非法占有。由于被告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损失超过255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巨额财物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考虑到被告人罗某诈骗被害人财物达到255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判处被告人罗某有期徒刑十四年是合适的。

商葵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合同犯罪的情形

    合同犯罪的情形,包括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并介绍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还提供了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建议在签订合同时详细了解对方经营范围、核实人员单位真实性、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等,以避免受骗。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 合伙合同诈骗怎么判刑
  •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如何办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