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合同欺诈是犯罪吗

合同欺诈是犯罪吗

时间:2024-01-1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748
生活当中,我们的许多商业行为以及生活当中的许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合同的签订,一般而言合同只要签订就会具有合法的法律效力,但是对于一些,以不合法手段甚至是欺诈签订的合同,往往没有法律效力。那么对于这样的行为会不会构成犯罪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合同欺诈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对于合同欺诈行为,只要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就会构成犯罪:

  1. 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欺诈的具体形式

合同欺诈可以表现为以下具体形式:

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合同欺诈的一种形式是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这意味着欺诈人在签订合同时,使用了并不存在的单位或者冒用了他人的身份。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另一种合同欺诈形式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在这种情况下,欺诈人使用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来作为合同的担保。

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合同欺诈的一种手段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另一种合同欺诈形式是欺诈人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欺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的一切手段,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手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的欺诈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的欺诈防范措施。在订立合同前,应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信息和资信状况,对代理人签订合同进行了解,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并参照合同范本订立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防范恶意履行,检查支票支付程序以避免欺诈。同时,要注意买卖合同的漏洞及欺诈行为主体,如代理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案情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

  •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手段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 如果甲方用虚假承诺欺骗乙方签订合同应该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