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某手工作坊合同欺诈案

某手工作坊合同欺诈案

时间:2024-11-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817

案情介绍

当事人

本案中的当事人是武汉市桥口区某手工作坊,属于个体经营性质。

合同签订与违约

当事人于2006年11月开始与他人签订委托加工十字绣、智力花环、鞋垫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委托方提供加工技术,承揽方交付押金360元,并按照委托方的生产计划完成加工后交付成品。截至2007年6月,当事人已与80人签订了上述加工合同,共收取押金28800元。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故意设定承揽方无法达到产品产量的要求,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这样的行为使得承揽方违约,并骗取了押金。当事人也承认存在主观故意的欺诈行为。

调查结果与法律认定

2007年6月,桥口区工商分局对该案进行了调查取证,并查明了上述事实。根据《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该行为构成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活动。

依据《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款和《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桥口分局作出以下处罚决定:

1. 责令当事人退还所骗取的财物。

2. 对当事人处以罚款20000元,并上缴国库。

案例评析

欺诈行为特征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活动的违法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 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这种违法行为需要一定的智能性,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故意设定承揽方无法达到的产品产量,以达到骗取押金的目的。这表明当事人具有一定的知识,并希望通过让对方当事人认为是其违约而交付押金的方式来获得非法利益。

2. 存在欺诈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告知对方虚假情况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在本案中,当事人故意设定无法达到的产品产量,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并以此骗取押金,构成了实际上的欺诈行为。

3. 合同履行结果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对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和影响。在本案中,承揽方按约定履行合同,交付了押金并投入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加工,而当事人却没有履约诚意和能力。由于与当事人签订合同的大部分是缺乏法律知识的外地人、农村人和没有工作的人,他们容易被当事人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自愿"与当事人签订和履行合同,从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综上所述,桥口分局对事实的认定是准确的,当事人的欺诈行为符合上述特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案情

    王小姐夫妇通过中介公司购买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房产的经过。签订合同后,由于中介公司与售房人的纠纷,导致房产不能买卖。王小姐夫妇试图索要定金,但中介公司拒绝退还,并以各种手段欺骗他们。最后,王小姐夫妇发现中介公司的欺诈行为并得知房产不能交易的真实原因,感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无效合同的定义及情形
  • 案情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