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生效 > 合同生效条件都有哪些情形

合同生效条件都有哪些情形

时间:2024-06-2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134
在生活中大家交谈生意、签订合同往往都将重点放在了合同标的物的价格、履行期限等问题上,而忽略了合同成立生效条件。合同符合什么条件成立生效影响了双方是否具有履行义务。那么合同生效条件违法都有哪些情形?今天,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生效的条件

一、合同当事人的资格条件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如果主体不具备合格条件,合同将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二、真实的意思表示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很难从外部判断当事人的意思是否真实,法律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缺乏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不绝对导致合同无效。

三、合同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和标的物等应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能通过合法形式达到非法目的。

四、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

形式要件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形式要件不是合同生效的条件,但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那么它就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如果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将无法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有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合法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在形式上合法但内容上非法的行为。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确认当事人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当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合同明显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和内容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根据《合同法解释》第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时,应当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和注意事项。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为确保借条的法律效力,需明确借款人和出借人身份、真实意思表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此外,注意事项包括附带身份证信息、亲眼目睹签名等。遵守这些要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防

  •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 国企代持股权是否违法?

    国有企业代持非国有企业或自然人股权的合法性。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三,代持协议合法有效的前提是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若股权代持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代持股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隐蔽性,为不希望

  •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标后双方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实质性内容,而合同的主要条款变更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及需要办理特定手续方可生

  •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 应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用有什么法律后果
  • 股权的善意取得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